“实施科技项目193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06项,专利申请量累计达343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7.1%增加到11%,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材料基地在全国排名第12位,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3%……”
2003年以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技术开发与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科技创新环境改善 2003年以来,我市“科教兴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增强了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形成。 为促进科技进步,我市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意见》、《攀枝花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暂行)》、《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励办法(暂行)》、《关于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今年完成了《攀枝花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 稳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起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室1个,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共计12个。米易春绿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的发展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四年来,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达8.25亿元。 在高层次人才培训方面,实施了全市杰出青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优秀青年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专项计划。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制定了科技工作的配套政策,并积极推荐企业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省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钒钛产业、循环经济、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及其拔尖领军人才。 突破关键技术基地与园区迸发活力 我市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抓住关键,大力加强科技攻关,重点推进了科技基地与科技园区的建设,使重点产业的关键瓶颈技术科技攻关有很大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加快建设攀枝花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方面,以钒钛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2005年科技部组织的国家新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绩效考评中,攀枝花新材料基地在全国43个基地中排名第12位,在18个综合性基地中排名第6位。2003年以来,我市共争取到科技部各类科研计划项目25项、经费2035.83万元;争取到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经费130万元;全市工业科技投入5.94亿元,市级财政工业科技投入3035.83万元;2005年新材料产业就已实现产值70.4亿元。 以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为载体,组织实施了钛材料、钒材料、磁性材料等专题项目。目前攀枝花选矿技术可回收的钛精矿和铁精矿、红格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矿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工程、钒氮合金产业化技术等一批科研成果的成功开发并且产业化,使我市钛材料产业链条正在从钒钛磁铁矿到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等产品向后延伸;正在实施的四氯化钛、海绵钛项目将把攀枝花打造为全流程的钛工业基地;具有世界上领先的钒氮合金关键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形成了以钒氮合金、钒铝合金等为主导的产品,使我市成为全球第二大钒产品基地;100米时速350k的高速重轨等项目的实施,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磁性材料产业关键技术、高钛型高炉渣生产矿棉板技术等产业化的实施,推进了我市其它特色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围绕钒钛资源开发,我市开展了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其中,《直接还原钒太磁铁矿综合回收钛钒铁新工艺研究》主体设备已安装完毕,预计2007年初可投入生产;《红格铁精矿提取钒钛铬新流程实验研究》主体设备已全部到位;《4500吨/年TiCl4新型氯化工艺装置热态中试》目前在天津化工厂有序进行;攀枝花学院《熔盐电解法制备海绵钛》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等。到今年11月,全市已有涉钛企业61家,涉钒企业15家。全市钒钛产业呈现出以攀钢为龙头,民营企业全面介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全流程各个环节的格局。 在加快建设攀枝花优质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方面,培育扶持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大祥牌芒果、攀西牌石榴、春绿牌枇杷等9个特色农产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已建成南亚热带特色水果、草食牲畜等多个产业化科技示范园,2003年到2006年,农业科技示范区累计实现农业产值15.6亿元,园区农民人均收入3900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3%。 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我市高度注重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在高新技术及成果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年,起始于2004年的“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攻关,经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有望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龙蟒集团在盐边安宁工业园区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近7万吨的转底炉中试生产线,预计2007年初投入生产。西区民福冶金粉末厂在钒钛工业新区建设5000吨示范线;恒鼎利用北京钢铁总院的技术,投资近6000万元建成了反应器中试生产线。白云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科技局帮助申请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成功开发出了仅有美国两家企业生产的市场需求大的“超大厚低合金高强度钢锤头”,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形成年产万吨产品的规模。目前投资近亿元正在仁和南山工业区建设一个年产10万吨产品的新厂。 波尔山羊杂繁技术产业化进展顺利,新增20户示范户,推广纯种波尔山羊90只,对农户进行了多次养殖技术培训。今年枇杷产量由去年的900吨增加到3000余吨,产值达到4000余万元。 2003年以来,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攀枝花的经济社会正在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