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生”。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2006年,市政府提出14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以指标量化的方式解决老百姓当前最关注的问题。
一诺千金,有诺必行。2006年过去,我们不仅看到14项工程有序开展,更感受到这些工程给百姓带来的看得见的实惠和改变。我们的记者也用镜头记录下了系列民本工程带来的感动,和百姓脸上的笑容。——编者 8个项目,牵动的是一个个村落,一户户农舍,一张张笑脸 惠及农村群众的实事工程 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有8项涉及到农业和农村(包括其中子项)。虽然“8”看上去是个很小的数字,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这些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市几十万农民从中受益。一件件为农民带来实际利益的项目相继开工,化为实实在在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这8个项目分别是:农村劳动力培训5万人次;解决现有的8000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节水灌溉面积220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恢复水毁渠道和新建渠系配套工程180公里;建设沼气池10000口;完成674户横板房改造工程,解决红岩村、平原村、洼落村等4个民族村的通电问题;投入1.2亿用于烟水配套,建成小水窖6.8万口;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农村人口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并对其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新建15000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让25万农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采访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项目为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可喜变化:在米易县晃桥村,当长长的管道将甘甜的泉水引到农户家中时,村民们禁不住用手捧着喝下了第一口引来的泉水,他们脸上流露出的喜悦和激动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从那一刻起,他们结束了长期缺水吃的窘况。 冬日的盐边县永兴镇,村民们正忙着烤房的建设,期待着来年烟叶能够卖个好价钱,烟水配套工程和小水窖的建设,使他们摆脱了制约烤烟生产的难题。 在盐边县渔门镇,已经40岁的村民谢红正在电脑前练习打字,对于她来说,多学一些知识就能够多一次就业机会。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使5万多村民学到了科学种植技术,获得了一技之长。 在广阔的乡村,还有很多故事感动着我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人一样的就医保障,“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学生不再为上学难而发愁……8个项目,牵动的是一个个村落,一户户农舍,一张张笑脸。 住新房点电灯 住在横板房中的村民让人揪心,我市提出了横板房改造工程。去年全市横板房改造任务674户上半年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检查验收,该项工程已被评为优良工程,完成目标任务100%。 同时,我市实施民族村通电工程,4个民族村的通电工程已全面竣工,开始通电运行。 安心读书 这是实事工程中唯一一个横跨城乡的工程,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安心上学。 从去年春季学期起,我市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共投入“两免一补”资金1776万元,农村及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为了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合教育资源,新建15000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改善7所学校寄宿学生住宿和就餐条件,大部分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未完工的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凤凰小区小学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正按进度施工;市实验学校扩建涉及搬迁问题已得到解决,现开始工程招投标。 沼气旺农家 沼气这项清洁能源的推广,既解决了农户燃料问题,又环保,在农村广受欢迎。去年,全市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0口,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水润农田 工程目标是建设节水灌溉面积220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恢复水毁渠道和新建渠系配套工程180公里。 经过努力,去年我市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1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45%;新增有效灌面776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10.86%;恢复水毁渠道和新建渠系配套工程193.2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07.3%。 看病不用愁 为了让农民看得起病,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攀枝花在米易、盐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提出目标,要让两地25万农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工程快马加鞭,仅到2006年年中就超额完成目标,两试点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为27.33万,参合率达78.51%。 烟水配套助农增收 为了让我市农业增收项目烤烟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大幅增收,我市大力推进烟水配套工程,目前,烟水配套一期工程已通过验收,总投资9884.24万元,其中:完成小水窖34554口,合格水池6口,新增受益烟田面积9.2万亩;烟水配套二期工程计划新建小水窖10482口、蓄水池763口、山坪塘78座、主干渠6条、支渠Ⅰ型18条,项目总投资7278.5万元。预计2007年4月竣工。 培育新时代农民 市政府提出,2006年要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次。去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5.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在培训中,农民不仅掌握了科学种植的方法,而且也学到了电脑、开车、劳动保障等知识,不少农民通过“劳务品牌培训工程”等学到专业技术,外出打工赚钱。 自来水解农旱 我市原计划去年解决8000农村人口饮水困难,解决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由于我市遭受持续干旱,造成农村人口临时饮水困难人数增多,因此,市政府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目标任务由8000调整为3万人。目前,已解决3.045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完成目标任务的101%;解决人饮安全2.01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