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市中心广场旁一家经营照相器材的图片社里人来人往,老板张蕾正在店里忙碌着。
从最初摆地摊收胶卷冲洗,到现在经营着1家图片社(4个彩扩店)、2家餐馆、1家工矿企业的老板,张蕾对攀枝花有着特殊感情。“我现在能发展成这样,这跟市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分不开。十五期间,市里提出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的政策,对我们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的商机、人气不断增加,一些大型活动的开展,我的彩扩店生意越来越好。”她爽快地说。 张蕾告诉记者,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购买数码产品的基本上以单位居多,而现在普通家庭前来购买的较普遍。从销售的数码产品来看,2006年比上一年每月增长20%。 1987年来攀时,张蕾才19岁。开始时只能从事接件业务,到后来购买机器自己冲印照片,开了4家彩扩连锁店。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开始投资开办了1家西餐馆。 2003年,她的冲扩传统胶卷生意达到顶峰,她开始销售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最初只有200万像素等低端产品,购买的人还不太多。而现在95%的人都是购买数码产品,而且产品的档次也提高了许多。 2004年9月,她看到攀枝花品牌餐饮具有较大经营空间,引进资金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大型川菜酒楼,独具特色的菜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餐馆生意较好。 去年,她融资几百万元进入东区高梁坪工业园区兴建了一个工矿企业,由于市里对民营经济的大力扶持,政府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很快就办好了相关手续,该企业投产后效益还不错。她在一步步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解决了300——400人的就业。 讲起这几年攀枝花的变化,张蕾感慨万千。她说,近几年,攀枝花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规划逐渐完善,引进了摩尔百盛、国美、苏宁等知名商家,现在攀枝花更像一个大都市了。想买的名牌服装、想吃的特色菜肴在这里就能够如愿,不用再往外面跑了。 她说,从冲洗出来的照片上,反映出市民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数码照片越来越精美,文艺活动照片越来越多,人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人们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以前外出旅游只是国内的一些景点,而现在到欧美等地旅游归来冲洗照片的不少。随着我市旅游业发展,市里增加了许多旅游景点,节假日市民去游玩的人也多,她彩扩店的生意也好了许多。 对在攀枝花发展张蕾充满了信心。她希望攀枝花的经济稳步增长,旅游业发展得更快,城市建设得更加漂亮,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样她的生意才会越做越红火。 攀枝花有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这给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商机。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利用钒钛磁铁矿产资源优势,我市一批民营企业每年进帐上百万,有的甚至上千万。 2003年以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市委、市政府的既定方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促使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据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GDP)的比重为26.6%。全市225户重点民营工业企业中500万元——1000万元的49户,1000万元——5000万元的151户,5000万元——1亿元的14户,1亿元的就有11户。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占整个民营经济的99.95%。全市私营企业4714家。注册资金达33.78亿元,比2002年增长83.89%;实交税金8.8亿元,增长228.36%。民营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正逐步成为攀枝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