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冬日阳光,适宜的亚高原海拔,优越的气候条件,把地处裂谷之地的攀枝花成就为一块冬季训练的“胜地”。
近年来,每逢冬季,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国家射箭队、国家垒球队和部分省级运动队等都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攀枝花进行冬训。“这里的冬天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对运动员体能、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很有帮助,非常适合我们开展冬季训练……”来过攀枝花冬训的运动队,无论是国家队还是省级队,都对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过去一厢情愿地邀请国家运动队来攀冬训,到如今多支国家级和省级运动队不请自来,攀枝花这块冬训“胜地”的魅力正在不断地凸显中逐渐深入人心。 抢抓机遇筑巢引凤 说起国家级和省级运动队来攀冬训的历史,也算得上是由来已久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国家射箭队、国家棒球队、国家垒球队以及四川、江苏等省的运动队就曾多次到攀枝花进行冬训。但随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原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逐渐不能满足冬训的需要,国家级和省级运动队来攀冬训也因此停顿了多年。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借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东风,我市抢抓机遇,全面加快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并积极向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争取项目, 大力实施了集训练、比赛、健身和后备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 ——2005年1月,我市建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米易县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基地建成后,先后接待了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和多支省级运动队入驻冬训。去年底,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国家青年划艇激流回旋队等再次入驻该基地开展冬训。 ——2006年12月,位于仁和区攀泰山庄的射箭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该基地占地22亩,其场地设施条件均达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冬训标准要求,目前,国家射箭队已在基地内正式展开了训练。 ——2007年1月,中国·攀枝花国家级手曲棒垒球竞训基地一期工程在盐边县红格镇建成并具备了训练条件。预计在春节前,国家垒球队和国家青年垒球队一行80余人将来到该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冬训,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做准备。 此外,我市目前在建的还有西区金家村射击(飞碟)训练基地。该基地由西区政府和省体育局共同建设,基地内共设置有5个靶区,全部按照国家和省射击(飞碟)队竞赛和训练标准建设,将于2007年5月全部完工,届时将陆续接待国家和省射击(飞碟)队来攀训练。 在我市已建成的冬训基地中,米易县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中国·攀枝花国家级手曲棒垒球竞训基地以及改造后的市体育场都分别被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前训练备选场地。 蓄势待发打造品牌 随着一系列冬训基地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攀枝花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老先生曾赞许说,攀枝花为我们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提高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亚高原冬季训练的场所。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在参观了米易县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和仁和区射箭基地后也评价说,攀枝花冬训基地的设施条件很不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冬训场地和条件,能够保证运动员在冬季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 正是凭借这种独特魅力的吸引,我市成为了开展冬季训练和比赛的理想“胜地”。2005年,先后有来自国内外的100余个城市的近200支代表队云集攀枝花参加训练和比赛,并由此扩大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6年3月,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支代表队共100余名运动员齐聚攀枝花,进行了2006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春季冠军赛的角逐。目前,以冬训基地为载体的体育旅游项目正在我市悄然兴起。 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冬训“胜地”魅力凸显。如今,我市在加快推进冬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准备将冬训基地作为发展体育产业的“亮点”,依托冬训基地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通过创新对冬训基地的开发运作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力度,从而为打造“阳光·休闲·运动·健康”体育旅游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