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西区坚持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工业经济大幅增长。 2002年,西区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6家。经优化工业布局,对老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强化对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走俏市场的新企业,到2006年已稳固发展到39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最大的地方工业企业年产值已超过4亿元,使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各项措施的推进,西区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德胜攀煤化公司、玲华工贸陆续达产增效,振华工贸产销两旺;民福冶金粉末厂钒钛磁铁开发利用项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利源粉煤灰大坝专用复合粉生产线建成投产;钢企工贸电冶厂扩大规模后增效;重啤集团、大地水泥等一批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焕发了新的活力;攀青、翰通等传统优势企业运行平稳……初步形成了以煤及煤化工、钒钛钢铁加工及冶金辅料、电力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啤酒、电冶化工、石化等行业多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按照《西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成的4座1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机组,70万吨煤矸石风选、煤矸石制砖、粉煤灰制品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年利用煤矸石约250万吨,发电30多亿度,生产矸石砖1.31亿块,可实现年产值约6亿元。西区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区(县)。按照《西区工业园区控制性祥规》,开辟建立占地10平方公里的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入驻中小型企业42家,工业园区初具规模,被首批列为“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 2006年,西区实现地方工业总产值31.2亿元,同比增长35.29%,比2002年增长450.7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3.4%;地方工业增加值完成14.41亿元,同比增长72.02%,比2002年增长421.55%,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35亿元,同比增长100.9%,比2002年增长59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