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让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2007-02-06 08:18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讨论和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实施好惠民工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关注民生,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与老百姓一个个逐步改善的日子相联的,是一条条关涉民生的施政纲领和举措:农民增收,促进就业,富民优先,社保惠民,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所有这些纲领和举措的指向都是一个:让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也许还不是每个家庭都生活无忧,但在过去的2006年里,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02年增长5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2年增长40.3%,人居环境大为改善,2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近4万贫困家庭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规模逐年扩大。

  去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120元,为历年来调幅最大的一次。离退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话题,除了儿孙,就要数“涨工资”了:多少工龄?涨了多少?明年可能还会涨多少?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日子更好过了,起码是过得更有底、更有盼头了。

  游绍全委员认为:实施惠民工程,党委政府首要任务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的要求,打造实力攀枝花、活力攀枝花、魅力攀枝花、和谐攀枝花,把攀枝花经济做大做强,特别是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要通过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证市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民工问题,加大对救助体系资金的投入和体系的建设,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在整个社会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好的改善。

  刘忠杰代表说:要切实加大就业再就业新政策的贯彻力度,使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同时加大对农民工和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工作;养老保险要在完善制度和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政策,调整企业退休养老待遇,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医保要研究制定出台惠及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政策;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是进城务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落实公共财政具体措施,切实加大财政对劳动保障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我市社会保险的支付压力。

  邓冰蓉委员认为: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高度重视增加居民收入问题,真正建立起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增长机制,让全体市民的收入都随着城市发展而提高,全体市民的幸福感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强。

  讨论政府报告,细心的人会发现,报告谈经济发展时,谈了富民,要求“坚持把富民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加快提高攀枝花人民生活水平”;谈社会发展时,也谈了惠民,要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不同寻常的结构,有着很深的内涵:看起来讲的是发展问题,实际上体现的是以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细细梳理,每一条指标,都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和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这一指标体系,考核的是发展,实际上体现的是从政理念:“政绩”要体现在百姓得实惠中,反映在人民的幸福生活里。

  民有所盼,策有所应。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为民多办实事等各项政策,惠泽城乡千家万户,每个载体,承载的是同一使命: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攀枝花,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每个载体,彰显的是同一理念:执政为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