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建设活力攀枝花的动力源泉,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突破技术瓶颈”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在会上就我市自主创新的路径、方法和亟需破解的难题各抒己见,为攀枝花的发展新跨越出谋划策。
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06年,建成了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中心,农林科研院所得到整合;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密闭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氧化钒清洁生产等一批科技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全市新材料产值达100亿元以上,专利申请量达164件,比2005年增长10%。 观点:普遍提倡,广泛发动,着力突破环境瓶颈 李兴华(市人大代表、市科技局局长) 攀枝花资源开发的舞台非常大,要突破科技创新的环境瓶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人可以创新、事事可以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一切创新的潜力都得到发挥。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大力宣传、提倡,广泛地进行发动,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培育出很多创新点,并形成一定气候。 杜毅华(市政协委员、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自主创新的大环境非常重要,必须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攀枝花近年来大力加强科技政策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的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在一些政策导向上没有落到实处,以至于直接影响了创新的实效,特别是在人才稳定和激励上还有所欠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最重要的是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让大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责无旁贷的责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观点:重点支持,重点突破,着力解决技术瓶颈 路建英(市政协委员、攀钢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就攀枝花而言,自主创新要突出企业主体。这几年攀钢在钒领域上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钒产品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如何保持和巩固这种优势,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为此攀钢自身作了很多努力。攀枝花应高度关注企业的科研,对钒钛等重点产业的技术研究给予更多支持,帮助企业攻破技术瓶颈。 杜毅华: 目前,对攀枝花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攻克钒钛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这类技术攻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科研中必须找准突破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力度攻克钒钛产业综合利用的技术瓶颈,以促进钒钛等重要产业的发展,把自主创新提升到一个新的程度,实现攀枝花新跨越。 李兴华: 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科技研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应该有战略眼光,围绕核心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持之以恒地攻关。技术攻关不能盲目,要经过科学论证,选准技术项目,把多方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联合作战,重点突破。研发中,要围绕延伸攀枝花钒钛的产业链,如何利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生产四氯化钛等重大项目进行技术攻关。 观点:建立机制,着力突破人才创新瓶颈 路建英:目前,攀枝花在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瓶颈技术问题就是提高钒钛产业的综合利用,亟需解决的是生产中的环保、能源、成本三大瓶颈,尤其重要的是处理好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问题。解决这些瓶颈技术,必须要有人才保障,在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队伍的同时,要打开大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或与有实力的高校联手,进行技术攻关。 杜毅华: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保障,攀枝花高层次人才较为分散,必须着力建立完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积极搭建人才创业平台,整合人才资源。政府要加强引导,把社会、企业、高校的专业人才整合在一起,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形成合力。同时要以项目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积极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要把激励机制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激励人才,鼓励科技人才进入市场创新创业,营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从而有效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