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07-02-08 08:39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主持人:本报记者 徐铭

  嘉宾:陈刚 杨庆才 张蔷 唐明怡 胡志林

  主持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请各位代表、委员围绕扶贫济困、构建和谐谈一谈想法和意见。

  陈刚代表: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工作。人民法院为人民执法,维护公平正义,这一工作特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

  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例。每年年底,东区人民法院都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受理此类案件时,法院在严格遵守程序的前提下,做到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并对案件诉讼费用进行减、免、缓,让农民工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用法律解决、化解社会矛盾,让更多的纠纷在法律范围内得到解决,这就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之一。

  主持人: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还有哪些工作是亟待解决的?这些工作如何推进?

  唐明怡委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认为搞好劳动保障,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务之急。这需要政府的投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应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及时、详细地了解到最新的劳动保障政策。

  杨庆才代表:

  加大重视、关注、关心弱势群体的力度,切实搞好采空区、棚户区、无房户、危房户的安置工作。加大宣传,他们需要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

  张蔷代表:

  应不遗余力的关注弱势群体,在分类施保时加大对无劳动能力者的保障投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我认为还应特别关注享受低保以外的贫困人群,他们急切需要得到政府、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胡志林委员:

  基层干部是党和人民之间的纽带,基层干部应准确反映民生、民情。目前,政府在扶贫济困方面的政策已制定得较为完善,但政策没有落实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基层干部要俯下身子抓落实,要贴近群众,在搞好政策宣传的同时抓好政策落实,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感受到和谐社会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