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女士是一个心血管病患者,今年1月她从新闻中得知了国家调低心血管类药品价格的消息。2月26日,她到药店去问自己长期购买的药品价格是否下调了,结果是有高兴,也有失望。高兴的是自己服用的山西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宝得维”降压药已从过去的14.5元降到了12.8元;治疗高血脂的脂必妥由原来的7.8元降到了6.6元。扬女士觉得奇怪的是她老伴服用的北京诺华有限公司生产的“洛丁新”和“北京降压O”依然是药价调整前的价格;“洛丁新”每盒48元,“北京降压O”每盒7.6元。
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市场调查。据了解,国家此次对心血管类药品调价,共涉及354个品种,其中大多属于针剂类。记者26、27日先后来到炳草岗的几家医药连锁店,证实大多医药连锁店1月26日就按时实行了心血管类药品的降价。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扬女士反映的情况属实,仍有一些心血管药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一家大型医药连锁店药品价格的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象“洛丁新”“北京降压O”等没有调价的药品,是因为其目前的现价已经低于国家此次规定的最高限价,国家规定“洛丁新”的最高限价是57元,“北京降压O”的最高限价是10元。既然已经低于国家规定的价格,所以不再做价格调整。 面对国家今年的第一次药品价格调整,作为药品流通主渠道的医院又有那些反映呢?记者采访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有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医院的药价都是通过四川省政府公开招标,网上采购的,大多数药品的价格都低于国家限价,如2005年国家调整治疗肿瘤药品的价格时,“丝裂霉素”(注射类)国家调价17.5元,医院售价9.6元。今年1月调价涉及药品的有354个品种,医院需要进行价格调整的有50个品种,其中需要降价的药品仅10个品种。主要原因是80%的药品价格都低于国家限价,如治疗糖尿病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国家限价9元,医院仅售1.8元,像“洛丁新”“康宝得维”这类药,国家允许医院上浮15%,所以这类药的价格高于药店,“洛丁新”每盒52元,“康宝得维”每盒15元。当然这次调价也有价格下浮的药品,如治疗心血管病的“丹参酮注射液”原价20.5元,下调到16.5元,“丁各地尔”针剂也由原来的20.08元下调到13.3元。据了解,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要求,这批心血管类药品的降价时间是2月1日,我市各大医院已经开始执行新的价格。 业内人士告知,2006年,国家先后三次对药品价格进行了调整,中成药、抗肿瘤药,青霉素等抗微生物药品近200个品种的价格应声而落,今年1月26日再调心血管药品价格,充分显示了国家遏止药价虚高,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决心。相当一部分药品降价确实惠及了老百姓,但就目前药品市场的情况来看,一些药品价格的回归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是有一段距离。同时,因为不少药品的最高限价仍然高于市场的价格,那么,既然市场可以用低于国家限价进行运作,可见,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不能停留在药品生产、销售、使用的链条上,应该加大对药品价格源头的治理,其关键在源头成本的核算。目前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对药品的生产成本重新进行核定,对一些药品重新定价,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