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三个没想到” 盛赞攀枝花

2007-03-21 08:0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联合采访手记(一)

  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联合采访团的首站是攀枝花。行走在攀枝花的土地上,云南的记者们频频感慨“三个没想到”,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本土人不由感到振奋。

  刚到攀,很多记者下汽车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想到攀枝花的路会那么好。”时光倒退十年,攀枝花公路建设滞后,尤其是在与云南接壤处,明显能感觉到:一进攀枝花境内,车就开始颠簸。因此,有了那句著名的顺口溜“跳跳跳,渡口到”。十年后的今天,这句顺口溜成为历史。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进行公路建设的决策见到成效。正因此,21日,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在临离开攀枝花前,强烈要求增加一项采访项目——公路建设。

  进攀,外地记者们痛快脱下厚厚的外套。阳光普照中,他们尽情享受“万里长江第一漂”,漫步米易滨河大道看皮滑艇训练。在米易,一桶金黄的枇杷提上来,立刻分食一空,吃着甜到心坎的水果,记者们惊呼:“没想到攀枝花的阳光这么好。”在金沙江下游的几个城市中,普遍都有大自然赋予的丰厚光热资源,能博得这些地方记者的赞叹,我们有理由骄傲。

  还有一个是“没想到攀枝花人那么时尚”。满街穿着吊带的时尚妹妹,让记者们惊艳。一个云南的女记者在晚上逛街的短短时间里,还抽空给自己买了条裙子。到昆明“杀”螺丝湾,相信不少攀枝花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疯狂购物经历。随着攀枝花商业服务业的逐步繁荣,我们时尚的成本在降低,我们时尚的品位在升高。

  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物资缺乏,这些都曾深深困扰着攀枝花人,并衍生出一种自卑。也许这种自卑脱胎出一种必须奋发的自责。近年来,我们的结构逐步调整,我们的交通建设大建快建,我们的第三产业快速推进。“三个没想到”正折射出我们的付出,也理应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

  随团的专家、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研究员林玲也告诉记者,攀枝花的特种材料钒钛、特色农业和阳光资源很让人眼前一亮,是攀枝花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应该重点推进。她的观点正好和攀枝花未来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而继续加大交通建设、继续发展商贸物流,继续找准特色发展,是林玲对攀枝花未来发展的建议。她说,目前看,攀枝花的产业结构依然倚重工业,从长远发展看,应逐步加大一产和三产的比重,如果三产能在五年内以每年0 .5%的比例增加,那将为攀枝花发展带来更多新亮点。而曾参与了“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包装的林玲对攀枝花三产发展有两个建议:锁定目标群,做强阳光品牌,发展旅游业;找准产业特点,将攀枝花建成不可替代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

  采访第二站:西昌(3月22日-23日)

  未来关注:唇齿相依的西昌与攀枝花有太多的利益联系,也有更多微妙的市场搏弈。同样通过承办“四川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取得全新变化的两个城市,在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中,将有什么可供借鉴与依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