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各做各的菜 同谋一桌席

2007-04-01 22:4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联合采访手记(六)

  3月29日,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联合采访全程结束。历时12天,访问两省5市州,行程近3000公里,对采访团的26名记者、专家、官员来说,不仅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体力的考验,也是一次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触动。沿途采访现场、车上、宿舍里、饭桌上,关于金沙江下游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引发了无数话题。无论是针锋相对,还是惺惺相惜,每一次观点的碰撞,都丰富了我们的思考,也增进了我们的友情。这是一次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一次没有终点的友谊之行。

  坐在一起小结12天的过往,历历在目,每一个记者都想为自己的城市多争取一点信息和建议,两位随团资深专家也不吝指点。对专家林玲而言,经过的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形容词:年轻的攀枝花,彪悍的凉山,柔美的宜宾,沉重的昭通,悲壮的东川。几个形容词,充分说明了金沙江下游段城市的发展不均衡。林玲认为攀枝花是一个已经具有现代经济雏形的城市,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突围领跑的潜质。但从林玲的几个形容词中,也可看出攀枝花在大区域的发展中该具备基本的忧患意识。宜宾目前是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较佳的城市,综合实力最强,也是其他几个城市亲近的主要目标;凉山强悍的水能资源,密切了它和其他几个城市的关系;昭通背负沉重的人口和生态包袱,主动应和相临城市发展节奏的姿态,缓冲了发展的压力;东川因为撤市建区的惨痛经历,逼迫它悲壮地朝向金沙江下游,寻求联盟体。也许,这是一个与强弱无关的发展时代,关键是你能提供什么,你的价值何在,这才是区域合作的入场券。

  专家许英反复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构建“金沙江下游经济圈”就是集合优势和机遇,化解劣势与陷境。基于此,各个城市都应该仔细衡量自己的能量,度量面向的市场,准确定位,共谋发展。正如《宜宾日报》刘波所说:“在经济圈的大格局下,各个城市应该各做各的菜,同谋一桌席。”专家们有几句话送给正在努力构建中的“金沙江下游经济圈”:各行政区域找准位置;酝酿和筹备中打牢基础;壮大实力,增强城市辐射力;构建成型后,协手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