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东区获悉,今年一季度,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下,区域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68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财政收入8223万元,同比增长28.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7亿元,同比增长85.9%,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好于去年同期。
——推动产业提速,确保经济总量递增。东区依托特色资源,加快发展钢铁延伸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辅料和都市型工业等支柱产业,全力抓好重点项目,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群,促进地方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日趋合理的工业化布局不断显现效益,一季度,在部分重点工业项目陆续达产达效的推动下,东区区属工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9.9%;东区通过引进大项目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专业特色市场建设,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通过规划建设曼哈顿广场、龙江明珠等一批中高档小区,带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一季度,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8元,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升;东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发展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中高档花卉和近郊休闲观光旅游等特色农业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季度,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元,增收11.5元。 ——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质量提升。东区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建立重点企业能耗监察制度,引导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核心,促进资源开发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实现高新产业集群化。其中,高钛型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环保型包干中间振动料项目已全部实现产业化,70型钛铁生产、低品位表外矿综合利用开发、生活垃圾处理配套设备生产、绿钒还原超细铁粉项目和精钒生产等项目全部进入试生产阶段,为工业结构调整树立起标杆;引进连锁经营、专卖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促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进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旺客隆超市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零售连锁企业入驻,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休闲、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带动咨询、评估、教育、法律、会计、技术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全力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区三产服务业;东区注重产学研结合,促成早熟冬枣和晚熟芒果等农业项目与市农科所签订合作协议。目前,早熟冬枣20亩母本园、10亩丰产园和1.5亩大棚栽培极早熟示范园建设正在积极规划中,为农业依托科技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树立了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