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突破电力“瓶颈”指日可待

2007-04-23 23:10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4月21日9点42分,经过长达近11个小时的连续操作,石板箐变电站500千伏设备全部停电配合500千伏二石二回线路接入施工。这意味着历时一年的努力,石板箐站双线双变改扩建工程已进入最后“收官”阶段,攀枝花电网即将打破与四川主网间的电力输送“瓶颈”。

  攀枝花电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为了配合“大三线”建设,在“先通后善”、“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主要考虑的是满足攀钢、攀矿等工矿企业生产用电,电网结构简易、单薄,并且攀枝花位于川西南滇西北交界处,远离四川中心区域,长期孤网运行,直到1984年,攀枝花电网才与西昌电网并网,1987年,攀西电网通过110千伏线路与四川主网弱联接。1989年至1992年,随着220千伏施家坪和青龙山变电站相继投运,实现了与四川主网的220千伏单回线路联网。2002年7月,攀枝花首座500千伏石板箐变电站投运,攀枝花电网迈入超高压电网行列,并实现了多年来近在咫尺的二滩电力落户攀枝花的夙愿。

  2000年至2003年,攀枝花电业局投资近3.3亿元实施了城网改造和一二期农网改造。2006年又创纪录地投资3.2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网架结构,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也大幅提高。

  近年来,随着攀枝花“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区两县的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已初步形成钢铁、能源、钒钛、电冶化工四大基地,工业用电占了近90%。2007年,攀枝花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GDP年均增长13.5%,力争达到15%,到2011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宏伟目标,其中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是五年规划的重头戏。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拉动全市用电量跳跃性增长,“十五”期间,攀枝花电业局年售电量从23亿千瓦时上升到53亿千瓦时,2006年达到63.89亿千瓦时。据统计,现在全市每天实际用电需求已近110万千瓦,预计到年底将达120万千瓦。

  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同时,攀枝花电网的供电能力却不升反降。2007年3月15日,华电集团攀枝花河门口电厂、新庄电厂共计3台5万千瓦机组因环保整治被迫关停,使得网内发电装机仅剩84.5万千瓦。并且机组运行也很不稳定,仅4月以来就接连发生了多起因省煤器渗漏造成的停机事故,严重影响了电网的正常供电。

  与激剧增长的用电需求相比,攀枝花电网当前存在几大亟需突破的瓶颈:一是攀枝花电网现通过500千伏石板箐变电站单线单变与四川主网相联,联系非常薄弱,一旦500千伏线路或主变跳闸,而系统安控装置未正确动作,将可能导致电网瓦解。并且受潮流稳定限制,500千伏单线单变从主网下载的电力必须控制在20万千瓦以内,加上网内发电装机84.5万千瓦,攀枝花电网现有最大供电能力为104.5万千瓦,每天存在近1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导致相当部分工业用户没有“填饱肚子”。二是当前220千伏电网以500千伏石板箐变电站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没有形成环网,主要线路潮流过重,在故障或检修情况下,难以实现负荷转移。三是电网变电容量不足。攀枝花电网现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为93万千伏安,据测算,容载比仅为1.29,导致许多变压器长期重载运行,不得以经常采取限电措施。

  对攀枝花电网而言,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尽快实现500千伏石板箐变电站双线双变运行。在攀枝花电业局的积极争取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石板箐站双线双变改扩建工程于2006年4月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二号主变及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二滩至石板箐的500千伏二回线路架设等主体工程均已完工,并初步通过验收,此次停电是为了配合线路调仓、母线搭接、保护更改等施工。

  据悉,一旦500千伏二石二回线路投运,将极大提高攀枝花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与外部的电力交换能力可提升到100万千瓦,打破与四川主网间的电力输送“瓶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