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一位驾驶员的劳动之歌

2007-05-06 02:18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公交客运总公司一公司驾驶员荚雅利

  本报记者 徐铭 晏洁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因劳动而具有价值,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劳动者无尚光荣!

  有人说劳动模范是榜样,是楷模;有人说劳动模范就是要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有人说劳动模范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普通人所不能及的……劳动模范从劳动者中来,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是优秀的劳动者,是引领时代向前发展的精神楷模。

  荚雅利是一名劳动模范,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她17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她吃苦耐劳、不畏困难,从一名普通公交车驾驶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听的劳动之歌。

  工作中的她:严肃 温柔

  1990年,荚雅利到市公交总公司一公司从事驾驶工作,那年她刚25岁。在公司领导眼中,她少不经事,天真得像个“小女孩儿”。

  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儿”在公交驾驶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并且成为了一名全国“五一”劳动模范。17年来,荚雅利严格而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从未出现过任何违章违纪行为和交通事故;17年来,她创造了行车70万公里无事故的好成绩。

  成绩背后的荚雅利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4月30日下午,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了这位全国劳模。她穿着朴素,身上没有一件饰品;她性格开朗,总是面带微笑。面对记者的问题,她不善言谈,无法表达时便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样一个普通的人,会是全国劳动模范?

  当记者请荚雅利介绍自己的工作和业绩时,她的回答简单到只有一个字:“做!”

  从上班那天起荚雅利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我是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不同于一般驾驶员。我的车上满是乘客,我手中的方向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半点疏忽的大事!”

  这样深刻的理解,在荚雅利口中只是一个简单的字,她把这个‘做’字时刻放在心中,每天按部就班,从不忽略每一个细节。

  荚雅利在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在驾驶技术上精益求精;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她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安检制度,认真做好车辆出场前的例保工作。出车前,荚雅利总是会提前半小时对车况进行检查;行车中,跑完一趟线路,她就会一丝不苟地检查制动、刹车、方向等重要安全部位,发现问题,马上修复;收车后,即便时间再晚,她也会耐着性子做好收车后的例保工作。在17年的驾驶员生涯中,荚雅利给自己定了个规矩:车子故障不修好决不回家。

  为了在行车途中能够及时处理突发故障,荚雅利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修理知识,并虚心向修理人员请教。车辆例行检修时,别的驾驶员将车子交给修理人员便回家了,荚雅利却总是守在现场,给修理人员打“下手”。递工具、端茶水、提问题,时间长了,修理工们亲切称她“荚姐”。每次荚雅利的车子进场检修时,修理人员总是争着帮她检车。

  荚雅利凭借着虚心和耐心掌握了实用的修理技术,用真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

  人无完人,荚雅利当然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她性格执拗,平时总是一幅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面孔。领导找她谈心:“公交行业是个服务性行业,你不能总是板着脸面对乘客。精湛的驾驶技术给乘客安全感;微笑能够给乘客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领导一席话让荚雅利有所感悟,她一边专研驾驶、修理技术,一边细心总结服务性行业的要点。她告诉自己要用热情营造和谐文明的车厢环境,把真诚的爱无私地献给乘客,要用自己的热情在乘客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公交形象。

  一次,一名乘客在上车投币时,不小心将手中的一串钥匙掉进了投币箱。乘客十分着急,要求荚雅利打开票箱取出钥匙,她一边耐心的安慰乘客,一边解释道:“我作为驾驶员没有开箱的钥匙,你只能等我下班后回公司由专管人员开箱才能拿到钥匙。如果你现在有事等不及,请留下联系电话,我拿到后通知你好吗?”下班后,荚雅利及时向领导反映了这件事,帮助乘客拿到钥匙,并将钥匙送到了乘客手中,这位乘客拿到钥匙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连声说:“谢谢!”

  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耐心的服务,17年来,荚雅利所驾驶的公交车无一例服务投诉,同时还收到不计其数乘客的来电来信表扬,她默默地奉献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悟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真正成了乘客的知心人、贴心人,而她自己也在付出中享受着劳动带给她的快乐。

  在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荚雅利的思想进步也很快。2004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她的自我要求更加严格,要以过硬的驾驶技术,舒适、和谐的乘车环境和真诚友好的服务态度,把乘客安全、准点送到目的地,真正起到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

  生活中的她:大度 开朗

  在市公交总公司一公司处,记者见到了一份出勤统计表:“2004年,荚雅利出勤344天,计划收入101462.00元,实际完成收入178278.00元,超75.7%;计划公里30739公里,实际公里47971公里,超57.9%;业余加班176天,节油205升;2005年,荚雅利出勤354天,计划收入96095.00元,实际完成收入142160.00元,超47.9%;计划公里32285公里,实际公里47793公里,超48.03%;业余加班159天,节油397升;2006年,荚雅利出勤344天,计划收入101462.00元,实际完成收入178278.00元,超75.7%;计划公里30739公里,实际公里47971公里,超57.9%;业余加班176天,节油205升。”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成果,1998—2006年荚雅利连续九年荣立公交总公司二等功;2001年、2002年,她分别荣获市、省职业道德“双十佳”标兵;2003年,荚雅利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面对荣誉,不少人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争当先进,不就是挣表现!”,“劳模有什么!累死累活也不见你多拿几个钱!”……是啊!荚雅利获得了荣誉,而她得到的利益却不比别人多。时至今日,荚雅利一家三口人依旧住在3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

  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同事的不理解,在荚雅利看来都是正常的:“我自己不能过多地去要求别人,别人说什么就让他说去,我用心做好自己的事,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证明,我是一名劳动模范,我是所有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在荚雅利看来,用真心面对他人是化解矛盾,击破流言最好的武器。

  面对荣誉,荚雅利没有沾沾自喜,她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将工作视为一种乐趣。线路上缺车时,只要一个调度电话,荚雅利随叫随到;同事家中有事不能上班时,只要一个招呼,她就欣然帮同事顶班;大夜班缺车时,她毫无怨言协助调度跑完最后一班车。

  面对家人,荚雅利有着无限的感激:“家里人很支持我的工作,很少因为家里事耽误我的工作时间,我的荣誉也有他们的一半。”

  荚雅利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她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工作上的不顺心,但她总是将工作和生活严格的区分开,不将生活的琐碎烦恼带到工作中去。

  荚雅利就是这样一个劳动模范,同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劳动之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