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出口退税率调整有利于促进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2007-05-13 02:50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访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樊政炜

  谢玉先特约记者周军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中国由钢材净进口国转变为钢材净出口国,国外一些钢铁企业对此颇有微词,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贸易争端加剧。为此,国家日前调整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税率。这一政策将产生哪些影响?钢铁企业如何适应这一政策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近日,笔者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樊政炜。

  “国家出台调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税率的政策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樊政炜对国家调整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税率政策持赞同意见。他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出口钢材达4304万吨,同比增长109.79%;同时,今年一季度出口钢材1412.8万吨,按日平均出口水平计算,相当于年出口钢材5730万吨。“凶猛”的出口势头引起了其他国家关注,美国、欧盟等钢材进口地区不断通过反倾销诉讼、提起WTO磋商请求等方式向中国施加压力,中国政府采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措施,包括降低或取消钢材出口退税率和钢坯加征关税,及已出台的实施钢材出口一般许可证管理等,目的就是要把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降下来。这对于应对贸易争端,保持进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平衡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国家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具体政策体现。

  樊政炜说,退税率高低只是影响中国钢铁出口量的一个因素,中国钢铁出口量最终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2006年中国出口增长一倍以上,而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却高于2005年,关键是得益于需求增长。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7年全球钢铁需求量预计增长5.9%,仍然保持旺盛增长势头。而全球除中国外其他生产国的产量增长有限,这将使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仍维持高位。

  樊政炜分析认为,由于退税率调整将增加国内企业的出口成本,削弱国内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退税政策出台后会导致短时期内国内外钢铁产品价差缩小、出口受抑制,国内资源量增加等现象的出现,尤其对出口量大的企业将出现较大影响。但从长远看,这一政策将促使钢铁企业把出口工作的重点由数量增长转移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上来,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钢铁市场竞争。

  他介绍说,身居我国西南腹地的攀钢克服远离港口,出口货物运输周期长,受制约的因素多,开展外贸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开拓外贸代理业务,进一步扩大了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将出口产品重心放在效益好的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无缝钢管、钢轨、钒钛产品上,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国内钢铁企业必须主动适应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樊政炜认为,国内钢铁企业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市场多元化,增加市场销售的灵活度。

  樊政炜强调,针对下一阶段国内市场供需平衡的不确定因素上升,钢铁企业要坚持以销定产,防止总量过快增长,继续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国内市场总量和分品种钢材的供需基本平衡,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企业要着手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减少钢坯等低端产品的出口。同时,千方百计稳定出口市场、稳定出口渠道,加强国际市场分析,对敏感国家和地区出口要控制好数量及价格,不搞低价出口,尽量避免对对方市场的突然冲击,以减少被提起反倾销起诉等贸易摩擦的几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