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心连心同创和谐 手拉手共建家园

2007-06-01 08:4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东区

  强化市容环卫管理 建设和谐卫生城区

  “这个垃圾站修得好,再也看不到乱堆放的垃圾,周边环境干净多了。”5月的一天,经常到温州商城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邓先生发现市场外新建了一个垃圾收集站,市场环境也显得整洁有序了。

  本着“抓创卫就是抓环境,抓创卫就是抓服务,抓创卫就是抓发展”的思路,东区在创卫进程中针对市政环卫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努力克服部分群众不支持、不理解的实际困难,加强宣传引导,不断强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创卫工作。

  在对城区环卫保洁的公共垃圾箱进行集中普查的基础上,东区对辖区内设置不规范、部分破损、无顶盖的垃圾箱进行了突击修缮,对垃圾箱数量达不到要求的路段进行了统一规划设置,目前垃圾箱(桶)的数量已达到创卫要求;先后现场勘查了21座旱厕,彻底改造了4座,对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部分公厕采取了粉刷墙壁、修补地面、屋顶防渗、重做下水道等措施进行改造;与经营户签订了万余份《市容环卫责任书》,在市民中广泛开展宣传。

  “目前我们以实现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为标准,大量增添市政环卫设施,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卫管理长效机制”,东区市容环卫局炳草岗环卫所所长杨启明介绍说。东区制定了市容环卫检查考核办法,对各街道和银江镇小区市容环境卫生每周检查一次,并以简报形式将评分情况通报全区,初步建立了区、街道(镇)、社区(村社)市容环卫管理网络和工作考核机制。将主干道市容环卫执法管理重心下移,把市城监支队下派队员全部派驻到各街道(镇),采取集中整治、分散管理的工作机制。落实“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目前全区近4000家单位和商铺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张挂了标志牌。东区按照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垃圾处理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大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管理力度,保持国家二类以上排放标准。加快了垃圾处理场“3R”环保循环利用综合改造工程进度,提高了新增垃圾的处理能力。逐步配套完善垃圾中转站、转运台和收集清运设备,更新配置了2000多个新式果皮箱,新建改造了70多座环卫公厕,按照机械化、无缝链接、少中转、不污染的要求,对现有环卫设备进行配套改造。对全市新建道路、广场、旧城改造、小区建设等,按标准增加了配套建设果皮箱、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

  东区加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力度,规定路面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一级路面不低于12小时,繁华路段实行定期冲洗,目前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已达近500万平方米。进一步规划公厕管理,做到干净整洁、文明服务。及时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保证日产日清,日均处理垃圾达180吨以上;改革垃圾清运方式,取消主干道垃圾投放点,在炳草岗片区、大渡口片区推行上门收集垃圾。开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在攀枝花村、沙坝村、华山村等处安置果皮箱和垃圾桶,今年还将在阿署达、沙坝两个村修建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同时狠抓市容市貌综合整治,采取“治、清、禁、拆、整”等措施,全面遏制“十乱”现象。

  东区发动各界力量推动创卫

  党员,社区创卫的生力军。“社区的老党员,他们很齐心。”江边街社区居民胡仁会对其所在社区的老党员义务“文明劝导队”是这样评价的。

  近日,在创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江边街社区把创卫重点放在对社区居民、流动人口不文明行为的劝导上来,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社区党支部的组织下,社区的老党员们纷纷亮明身份,走出楼栋,走上街道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82岁的老党员左智平在得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创卫的情况后,主动要求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党员义务“文明劝导队”,每天早晚同10余位社区老党员在城市主干道两边劝说坐商归店;上下班高峰期,在主要交通道口、车站码头劝说市民、流动人员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共卫生。由于老党员义务“劝导队”全由老同志组成,群众威信高,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大都乐意接受劝导,效果较好。

  协作,城乡结合部创卫的良方。枣子坪大地湾社区与银江镇密地五社相互交错,一段时期,因工作责任不明确,治安状况、环境卫生差是这一带的大难题。

  创卫工作启动以来,大地湾社区与密地五社加强协作,相互出点子,想主意,联合治脏治乱。枣子坪农贸市场的蔬菜,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当地村民提供,而村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是骡子、马等牲畜,牲畜进入生活区,粪便乱拉,严重影响卫生,居民怨声载道,上访不断。相关部门经过协商,双方决定修建畜圈,集中管理牲畜,每天有人定时清扫粪便,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

  探索,建立社区创卫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推进拆违建绿工作。社区创卫,当前最难的是拆除违章建筑,每一处违章建筑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困难,而且个别家庭经济还相当困难。对他们怎能仅一个“拆”字了得,为此,社区极力推进关爱、拆除两不误两促进。健康路社区对一位身患癌症晚期住户的违章建筑进行了维修,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对其本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援助。这一行动感动了周边有违章建筑的住户,自觉进行拆违。长寿路街道在第一期拆违行动中,顺利拆除了8000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密地金桥社区在对生活困难、依靠违章建筑养家糊口住户的违章建筑拆除后,主动与街道、民政等部门联系,为他们寻找做生意的地点,办理营业执照、低保等各种手续及优惠政策,尽最大努力争取居民对创卫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完善清扫、保洁机制,保持社区环境卫生整洁。社区环境整治涉及大街小巷、楼道边坡,居民素质千差万别,也许刚刚清扫过的地方,就可能有人又丢下新的垃圾;刚刚集中清理了的卫生死角,就又有人去丢杂物。针对这些顽疾,社区积极探索卫生区包干制度,卫生清扫人员每人一个责任区,全天负责管理。对边坡、卫生死角、城乡结合部的卫生则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在枣子坪与银江镇交界地带,居民与村民的出租房周边卫生差,乱搭乱建、敞养家禽现象严重,大地湾、马路箐等社区与银江镇的村社以及当地派出所等部门配合,实行联动,集中宣传,集中治理,任何一方发现有损创卫的现象都及时向社区、街道反映,街道、社区又针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治理,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创卫工作。

  市民“创卫”活动“十不”

  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不闯红灯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车辆

  不占道经营不破坏公共设施

  不损毁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