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整体放归计划不会因此而停止
2月19日,工作人员找到“祥祥”的尸体。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5月3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只被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祥祥”的死因已查明。大熊猫专家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分析认为,“祥祥”是与野生大熊猫在领地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导致严重内伤致死的。 野外生存将近一年 现在,“祥祥”的皮毛保存在研究中心。尸骨埋在了它生活了近1年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 今年2月19日,首只被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祥祥”的尸体,在野外雪地上被意外发现。 “祥祥”2001年8月25日出生在四川卧龙,雄性,经过近3年野化训练,于2006年4月被放归大自然,从而正式启动了中国“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程”。不幸的是,这只圈养的大熊猫在野外生存了还不到1年。 跟踪发现曾经受伤 据介绍,2006年12月13日,无线电定位监测数据显示,“祥祥”出现突然性的长距离移动。经过不懈努力,研究人员终于在12月22日发现了正在竹林中取食的“祥祥”,其背部、后肢掌部等多处受伤。估计是在和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时受的伤。 治疗期间,“祥祥”每天又可以吃到人们提供的美味竹子和竹笋,它的主要伤情已恢复近八成。 2006年12月30日,“祥祥”被再次放到“五一棚”白岩区域,继续独立的生活。科研人员继续用无线电定位仪监测“祥祥”的活动情况。2007年1月2日、4日,科研人员两次较近距离观察,发现“祥祥”的食欲、精神及活动基本正常。 争食不幸致死 2007年1月7日上午,科研人员跟踪“祥祥”时,发现无线电接收信号很微弱,多处搜寻,没有发现“祥祥”,最终无线电信号消失。 2月19日下午,搜寻人员意外地在大雪覆盖的“转经沟”雪地上发现了“祥祥”的尸体,它佩戴的颈圈已损坏……研究人员分析,“祥祥”是在与当地野生大熊猫的领地和食物争夺中导致较严重受伤。 中国大熊猫专家31日说,人类首只被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不幸死亡,给大熊猫“放归工程”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整体的放归计划不会因此而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