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67岁农民13年收养214名儿童

2007-06-01 08:48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孩子太多,他干脆将自己办的厂改成了孤残聋盲学校

  据新华社电 在淮河岸边的安徽颍上县三十铺镇,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家庭”:唯一的“爸爸”是已经67岁的农民王家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他13年来历尽艰辛收养的214名孤残儿童。

  “我有5个亲生孩子,一个是聋哑人,四个有智力障碍。看见孤儿、病孩子没人管,我就难过,所以我尽力去帮助他们。”一头花白头发的王家玉对记者说。

  王家玉早年两个小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开始实施他的“梦想”:从1994年起,逐步收养邻近乡村的孤残儿童,并办起孤儿院。到1999年,就已经收养了78个孤残儿。渐渐地,名声传开了,四邻乡里甚至周边省市的孤儿、残儿都被送到他这里。孩子越来越多,他干脆将自己的厂房改建成孤残聋盲学校。

  这个“家”里,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患有脑瘫、智力障碍、唇腭裂、聋哑盲、肢残等残疾,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特殊教育。为了不耽误这些孩子,王家玉把孩子们分成特教班和普通班,由14名老师分别负责两边的教学。

  孩子们将来怎么办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有的孩子精神不是很正常,威胁同伴们的安全;还有的孩子父母健在,需要继续帮他们寻找到自己的家。这些事都需要老人不停地操心。目前,颍上县民政部门已为199个儿童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发给他们每人每月130元的生活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