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赵爱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晓华为惠民帮扶中心成立揭牌剪彩,并参观了服务大厅。参观中,赵爱明、刘晓华详细询问了各部门窗口服务的功能、内容,及相关服务措施和途径,并亲切问候了在场的工作人员。赵爱明说,帮扶中心是一个窗口,代表着政府的形象,面对政策性极强的咨询、解释、指导、协调等相关工作,希望大家要有耐心,要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地好经验和好方法,掌握好政策、法规内容。在运行中,要逐步完善措施,详细作好服务内容标识,方便群众,真正发挥好中心维权解难、服务于民的作用。 据悉,此前,我市已经建立了针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体系,但这些功能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帮扶资源分属不同的渠道,群众有了困难,往往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同时,一些部门也缺少直接面对困难群众的窗口。 惠民帮扶中心的成立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问题的一大重要惠民举措。帮扶中心实行分步建设的方式,逐步完善中心功能,通过借鉴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行集中办公和窗口式、一站式服务。中心建立初期主要履行整合惠民帮扶资源、充实惠民帮扶事项、实施困难群众应急救助和开展社会募捐救助等四项基本职能。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心还将实地参观学习绵阳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围绕困难群众急需解决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就医等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充实服务内容,规范工作程度,提高服务效率。首批进入惠民帮扶中心的10个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具体承办18项惠民帮扶事项,主要涉及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民政社会救助、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及农民工维权、城区困难群众住房解困服务、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青少年事物服务等。 中心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维权难”等“五难”问题。在帮扶中心的大楼里,设立有投诉接待、法律援助、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农民工维权等10个惠民服务窗口,困难群众可及时得到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来此寻求帮助的困难群众可详细阅读各窗口内的办事须知要求,了解各项服务的对象、内容和工作程序后,有针对性地在相应服务窗口寻求帮助。也可拨打中心综合服务电话:3349000,进行咨询和投诉。 “我今天在惠民中心办事比以前任何地方办事都顺利,也更加方便了!”14日上午,刚刚在惠民中心几个窗口都办了事的下岗失业人员张勇非常感慨地说。当天,家住西区的张师傅首先来到了惠民中心的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张师傅,详细询问了张师傅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将中心的一些救助信息和能给他提供什么帮助告诉了他,并立即领着他来到了再就业窗口。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再就业窗口,该窗口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张师傅的情况后,马上进行了登记,对张师傅的情况进行了再次的核实,并与市就业局公共职业介绍所取得联系,帮助他寻找适合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实时收集办理反馈信息,掌握帮扶对象相关问题办理情况,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工作人员还告诉他可参加驾驶等劳动技能培训,并享受下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在询问完找工作的情况后,工作人员还带着张师傅来到了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窗口,看看他符不符合相关的困难职工救助规定,如果符合,将给予适当的救助。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张师傅在中心就走了3个窗口,分别咨询办理了再就业、医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事宜,一圈下来,张师傅非常感叹,他说:“我觉得惠民中心采取这样集中办理的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处理很多问题。如果在以前,我光跑路都要几天时间,而且还要花钱,这里一分钱都不花,现在办事非常方便,比以前东碰西碰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