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迎难而上 坚定不移推进“双创”

2007-06-18 08:16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本报评论员

  近来,关于攀枝花环保方面存在问题的监督报道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有关议论也不绝于耳,更多市民担心今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明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简称“双创”)的工作,担心为“双创”尤其是“创卫”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会不会付之东流。舆论监督考验着我们的凝聚力、承压力、应变力。在舆论监督面前,我们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也感觉到了全市上下对攀枝花未来发展的担忧和急切期待;更使我们清醒、客观地看到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坚定了我们负重前行,逆境突围的决心。

  这次曝光,仿佛让我们回到了两年前。也是中央电视台发布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攀枝花榜上有名。当时,攀枝花正在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那是我市有史以来关于环保工作最猛烈的一次警醒。尽管一股消极的情绪蔓延各个行业,甚至波及了“创优”、招商引资、三产发展等。也就是那时,市委、市政府发出了“知耻后勇治污,坚定不移‘创优’”的号召。一年,我们摘掉“黑帽”,“创优”成功。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其中因付出而得到的回报,市民有目共睹。更为重要的是,影响攀枝花环境的最关键因素——空气污染,我们进行了有效治理。仅2006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就达80.7%,高于省里下达的50%的指标。那年,我市招商引资和三产都取得了空前佳绩。

  现在,又一次考验摆在我们面前。勇于承认问题所在是智者的选择。市委、市政府对此态度坚定——不遮掩、不护短,有问题必查必改。在这次央视曝光前后的一个月内,全市进行了上千人次的环保检查,有7名领导干部受到行政处罚,35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改处以罚款等。并进一步正视一个问题:虽然,我们近年来在环保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差距是现实存在的。攀枝花因“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建设背景,环保欠账太多,历史沉淀下来的包袱较重。我们正在改变这一现状。“生于忧患”的古训告诉我们,保持时时警醒,才能不断进步发展。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污染排放、生态环境较差、地表植被覆盖不佳等问题,也必须加大解决力度和进程。舆论监督是一种动力,它敲响警钟,让我们快马加鞭,整治好相关问题,建设卫生、环保的美丽攀枝花。

  市委、市政府惠民利民的执政理念从未动摇。市委、市政府早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两个目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近几年的中心工作(包括“双创”)一直都据此展开,这两年攀枝花的变化,相信每个市民都有亲身感受。在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方面,攀枝花不遗余力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攀枝花的实力和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发展,为广大市民带来实惠。今年我市的环保目标依然明确: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0%,地表水水质在现有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水域水质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值≤55dB(A),烟、粉尘污染物进一步大幅削减……我市环保大户——攀钢,今年也通过内部深入清理,向子、分公司(单位)下达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计划项目达20项,估算总投资将达4亿元。这些枯燥的数字归结起来就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个决心——“力争年内各项环境指标都有较大突破”。我们正在实施这些指标时,央视对我们现存问题的曝光,不是否定和打击,而是督促我们更好更快地推进工作。

  面对曝光,难免有人焦虑、担忧,也充分说明了大家对攀枝花“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感。从攀枝花的开发建设,到“创优”的成功,均证明攀枝花人具有在“困境中突围,在逆境中奋起”的爆发力和毅力。攀枝花人从来不缺争先、争优的精气神,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能体现我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应该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奋力推进“双创”工作。环境优美,受益者是大家,搞好人居环境,最坚强的力量是群众。在前期“创卫”过程中,市民高昂的投入热情,换来了生活环境的诸多变化,相信所有人都不希望这些可喜的变化付之东流。“创卫”只是一个载体,目的是在统一的目标中,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改变环境。因此,要坚定我们的信心,持续我们的热情,尤其要牢记,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的追求不变——城美人和。只要我们决心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就没有过不了的坎。

  环保问题被央视曝光,“创卫”还有可能吗?相信现在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疑虑。从“市创卫办”传来的最新消息是,“此次曝光不会影响‘创卫’的步伐”。目前,我市“创卫”工作稳步推进,有关大项目均有望在6月底按期完工。其中,十项一票否决的大项目中,环保所占的两项目:我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0%;近3年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我们目前都能达到要求。而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等“创卫”小项,也均能达到验收标准,并不影响“创卫”指标。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创卫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尤其是在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方面,我们的经验还不多,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面对不久后严格的“创卫”检查,我们不能有任何疏忽,应该在创卫的冲刺阶段,自我加压,完善措施,严格督促,尽快整改,给市民一个交代,给“创卫”一个稳固的根基。

  无论如何,我们的追求不变——城美人和。无论如何,我们治理污染的决心不变,我们“创卫”的步伐不变,我们“双创”的目标坚定不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