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刘伟 本报记者 李颉妍 没有惊心动魄的侦破故事,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春风化雨般的辛勤工作和群众的口碑。 在美丽的攀枝花有这样一位民警,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就是密地派出所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的刘伟。 执法为民树形象 社区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没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公安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着20年公安工作经验的刘伟深谙此理。 2004年,刘伟到密地街道佳运社区做一名普通社区民警。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使社区平安、群众满意。为此,他牢记宗旨,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敬业奉献,努力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为了与居民群众打成一片,刘伟自己掏钱制作了1000多张警民联系卡,挨家挨户的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这张卡上不仅有刘伟的联系方式,而且有他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你的满意就是我的追求。”佳运社区居民不管遇到什么急事、难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刘伟帮忙。每当有居民找刘伟帮忙,他都会尽其所能帮助解决。 辖区内市运输三公司属特困改制企业,有职工1000余人。近年来,职工常常因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以及停水停电等原因产生不满情绪。刘伟利用平时掌握的信息渠道,对每次群体性事件苗头都能提前得知,并及时将情况通报派出所、街道和有关单位及时制止事态扩大。近年来,佳运社区内的个人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刘伟说得好,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处入手,与居民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基础工作的根本和力量所在。有了刘伟的辛勤工作和群众的支持,从2004年起,佳运社区连续被评为市级安全文明社区。 深入群众知冷暖 “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功,也是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民警工作十分繁琐,在有的社区民警看来,每天下社区有如“天方夜谭”,但刘伟却乐此不疲,坚持串门访户,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他的管辖区内共有居民1300多户3600余人,刘伟走访率达100%。翻开刘伟的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走访居民的相关情况和收集的各种信息,走访的时间有白天,也有晚上和双休日,这日记记载着他的汗水和辛劳。在一次走访中,刘伟了解到社区居民王某刑满释放回来后,父母不让其进门,王某对生活和人生失去了信心,一度产生再次犯罪的想法。于是,刘伟一方面多次找到王某的父母做思想工作,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方面教育王某要尊重父母,自立自强。王某的父母看到刘伟如此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儿子时,他们选择了再次接纳了儿子。此外,刘伟还与社区联系给王某申请了低保,并且鼓励他自谋生计。如今,王某一家人冰释前嫌,过上了和睦生活。 “他们高兴了我心里就满足了。”当问到刘伟为居民排优解难后的感受时,他这样回答。是的,居民有困难,刘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事情解决了,刘伟总是悄悄的离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居民眼中的刘伟 “刘警官可是个热心肠的好人,我们只要有事找他,他从不怕麻烦,全力帮助我们。”佳运社区居民杨崇德这样评价刘伟。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刘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平日里,刘伟经常在生活区里走动,看看居民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近年来,他帮助居民家中疏通下水道,为居民送米、送油、送煤、取邮件300余次,上门为居民办理身份证、户口本、暂住证等200余次。 不久前,佳运社区内一户居民家中发生了煤气中毒事件,刘伟不顾自身安全,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危险情况下,破窗而入,把中毒倒地的两位人救出。 在佳运社区,一提起民警刘伟,居民们都把他当成自家人。 “刘伟这样的好同志在我们社区工作,真是居民的福气。”佳运社区党总支书记杜定斌这样说。据杜书记回忆,社区内有四户特困户,这些家庭都有人病残在身,仅靠低保和捡破烂维持生活。刘伟经常对他们进行走访看望,并与这四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时常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捐赠衣物,有时还送上现金以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刘伟爱岗敬业、真心为民的精神打动了佳运社区的每一位居民。2005年,居民们自发推选出代表向上级公安部门递上了表扬信,表扬刘伟的先进事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正是支撑打击破案、促进警民和谐的连绵不绝的源头活水。刘伟以自己优良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基础工作,展示了一名新时期优秀社区民警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