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春风送暖

2007-06-20 08:1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东区创新社会保障工作小记

  特约记者  王余

  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的基础上,东区瞄准社会保障“空白点”,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为更多的人解决后顾之忧。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补贴

  枣子坪街道团结社区居民胡桂群,现年50岁,2003年从金联食品公司下岗时,孩子刚刚考上大学,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这时,每年需缴纳3165元的社保费用就成为了这个家庭沉重的负担。

  从2006年开始,东区对辖区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4045”人员和享受城镇低保的困难家庭实行了额度不等的社会保障补贴。2006年12月,东区面向辖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一次性发放了132.51万元的社保补贴,一些因贫困中断缴纳社会保险的居民得以继续参保。这一天,胡桂群领到了2110元的社保补贴款,她马上到邮局给儿子寄去了500元的生活费。“剩下的钱可以让我们全家过个好年了”。

  从东风商场下岗的44岁居民周静、从市供销社下岗的50岁居民田卫兰、城镇低保户宛成明……都从这项政策中得到了实惠。

  在这项措施的催化之下,今年前2个月,东区新增参保人员1124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537万余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

  让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

  农民工社保,要从最急需、最紧迫的部分做起。2006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在东区推行,为进城务工农民免除了后顾之忧。

  从前,农民工生病了,因为怕花钱经常不去医院。去年以来,东区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以辖区建筑业、餐饮娱乐业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行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东区医保中心专门设立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窗口,指定专人负责解释政策和办理参保业务,使辖区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的常用药、常见诊疗项目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有了保障。去年,全区有1275名农民工加入了医保。

  惠民的行动永无止境。今年,东区又在积极筹划让农民工医保办理业务进社区,让办理程序更简单,更方便。

  “全民保障”进入实质性阶段

  少年儿童、在校学生、未曾就业老人参加医保一直是东区区委政府关注的焦点。今年,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作为东区今年的十大惠民行动之一即将全面启动。

  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东区有关部门和各街道(镇)、社区深入开展医疗保险进社区示范单位及窗口创建活动,目前已全面完成了辖区居民构成情况、参保现状的摸底调查及其它相关工作。

  据东区劳动保障部门统计:2006年,辖区各类用人单位参加攀钢和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人数已达22.7万人,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基金监管到位,运行平稳。

  因为身体常年有病、原单位解散,市民龚国明一家没了收入来源,被纳入城市低保范围。近几年,东区按照规定多次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为低保家庭提供教育、医疗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实现应保尽保。

  医保的阳光不仅普照城市,还洒向农家。去年6月,农村新型平价医疗体系在银江镇双龙滩村启动,在政府投入和部分医疗机构的捐助下,银江镇农村困难群众可在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治疗,儿童计划免疫与儿童保健,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享受便捷、廉价的医疗服务。村民在东区所属卫生站就诊时,每人每年享受由政府提供的门诊药费补贴和门诊三大常规检查补贴;就诊时除可提供平价药品外,还可享受挂号费、床位费等11项免费服务及每人每年200元的特别医疗补助,覆盖率达到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