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晓华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张剡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补充意见》。 市领导李群林、谢道全、许健民、张国民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达4.5万多个,从业人员达19.1万人。去年,实现总产值240.4亿元,增长32.3%;实现增加值83.4亿元,增长21.1%;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28.8%,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37.5%。民营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经济的增长速度。 赵爱明在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无论规模、质量和效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总量较低,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企业结构单一,规模小,独立性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技术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魄力、更有效的措施,努力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赵爱明强调,当前,我市民营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要着力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首先要优化民营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特别要注重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资源就地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围绕建设钒钛资源开发基地,提升产业层次。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促使民营企业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成果。同时,要促进民营经济规模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赵爱明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切实推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进入城市基础设施、新型工业、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要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把握重点,努力开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不断壮大我市民营经济总体实力,使民营经济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对2006年获得营业收入前10名和纳税前10名民营企业予以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