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自制汽油弹击退拆迁者

2007-06-23 22:52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阅读
九旬“最牛的楼主”不满嵊州市政府补偿标准;当地政府已上报浙江省政府

  本报讯(记者 温薷)6月19日,网上出现《中国最牛的楼还数浙江嵊州》一帖。

  帖子称,这位“最牛的楼主”是一位90多岁的老太张杏花,她的“牛楼”地处在浙江嵊州市市山路7号。从2004年被当地拆迁办列为对象,到现在历时近4年时间,几次强行征迁都没有搬动她的楼。今年6月当地有关部门开始执行新一轮强拆,张老太一家五户、四代同堂坚持守住在自家房屋顶上。

  四层小楼坚持四年未被拆

  据悉,2004年,嵊州市政府将市山路北侧拆迁改造工作列入了“实事工程”,该工程拆迁共涉及34户被拆迁户,其中30户顺利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剩余4户分别于2005年11月17日和2006年6月2日被市法院强制执行。

  昨晚8时,嵊州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谢先生在电话里证实,目前市山路2004年拆迁工程所涉及的34户人家中,位于市山路7号的张杏花家是惟一未迁走的。这座小楼共高4层,每层面积约100平米。

  《新快报》昨日报道称,2006年6月2日,对张老太一家进行强制执行过程中,张杏花一家采取措施进行“捍卫”,市法院决定暂时中止强制执行;2007年6月18日,嵊州市政府又动用了人力,对这座“牛楼”进行拆迁,被“牛楼”的主人们用汽油弹一次次打退。

  “政府已经仁至义尽”

  “我当时就在拆迁现场。”谢先生证实,6月18日当地法院对90多岁的张杏花家实行强制拆迁时,张杏花全家30多名家属都在现场,有人手持自制的汽油弹,向十几名工作人员及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员投掷。工作人员们不得不一次次闪退。

  谢先生当时还看到,拆迁现场有人向工作人员投掷石块。他和工作人员都怀疑是张杏花的孙子辈及其朋友,并称当地警方已掌握证据。当日,为避免现场人员受伤,强制拆迁中止。

  “政府已经仁至义尽了。”谢先生称,嵊州市市山路的拆迁是从2004年开始的,确定的拆迁补偿标准为每平米2500元。“大致同当时的地价持平。”他说,那时张杏花家对补偿标准有异议,不肯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三四年间,嵊州市领导多次到张杏花家讲法律政策,做思想工作,但都无果而终;张杏花一家人也不断就补偿数额提起诉讼、上访。

  据称张家有人从事媒体

  据谢先生估计,目前嵊州市该区域地价已升至每平米4000元左右。据此,近日,张杏花一家要求政府依照地价,上调补偿标准。“这样对其他已拆迁的人家不公平,我们无法同意。”他透露,目前市政府已对张杏花一家人“适当地倾斜了补偿标准”,但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谢先生说,张杏花没有老伴,家有7名子女,其中包括一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一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他认为,他们有可能“试图利用媒体制造影响”,并表示媒体相关报道同事实有出入。

  根据谢先生掌握的情况,张杏花本人平时并不住在楼顶,而是由三四名家属轮流白天守在楼顶平台上。他说,楼顶没有卫生场所,电线杆也已被清除,但楼下院子里有一口井,不影响用水。他介绍,目前嵊州市政府已将该户情况上报浙江省及国务院,并已得到省里指示。他未透露下一步处理意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