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扶优扶强 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

2007-07-02 08:20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四川工业为什么大而不强?四川的大企业大集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为什么与四川作为工业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创新主体缺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就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四川企业创新主体缺位、创新能力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要支持企业组建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同时,要增强企业的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要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目前,全省除成德绵等少数市建立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外,大多数市州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地方尽快拿出配套实施办法来,为企业技术创新“加油”。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努力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只要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原载6月30日《四川日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