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繁富 围绕构建和谐西区的总体目标,西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着力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社区科普频出新招。 一是建立健全区、街办、社区三级科普组织网络,把工作做到辖区最基层。全区一镇六个街办、34个社区均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已建社区科普站18个,共有科普工作队伍人员420人。科普站做到“六有”,即有规划、有职责、有科普活动室、有电教室、有专兼职人员、有志愿者队伍,为社区科普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人员保障。 二是建立和完善制度,不断规范社区科普工作。为确保社区科普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并完善《西区科普站实施细则》、《西区科普站考核办法》、《社区科普站工作职责》、《社区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科普小组职责》、《科普楼院和科普家庭评选办法》、《创建科普楼院评选标准》。 三是加大科普阵地建设力度,搭建社区科普服务平台。区科技局、区科协把科普阵地建设与社区科普站管理作为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社区建设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社区科普硬件设施建设,狠抓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全区34个社区大多已建了新的办公楼和科普广场、科普文化大院和科普画廊等社区科普阵地。 四是加大投入,为顺利开展科普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探索并逐步建立以社区所辖单位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普经费投入体系,2006年区财政投入科普专项工作经费8万元,争取市级科普项目经费10余万元,全区科普成员单位总计投入科普经费54万元。主要用于“双创”、卫生、健康、计生、节约型社会、环境保护等社区居民关心、关注的科普知识,为提高居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做好社区科普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加强对科技工作的规划和指导,编制完成了《攀枝花市西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科技(科普)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西区区级部门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分解表》,将相关工作内容分解到各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修改完善《西区社区科普站考核办法》,对优秀的社区科普站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社区科普站予以取消。通过分工协作,层层落实,兑现奖惩,推动社区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