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盐边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报道 本报记者 刘鲲 杨辉 77%,这是去年盐边县工业产值达到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中,工业集中发展区占的比例。 60%,这是去年全县30亿的工业总产值中,工业集中发展区贡献的比例。 4000万元,这是今年盐边县用于完善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的资金。 数字彰显发展活力。由安宁工业园区和新九工矿区构成的盐边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在不断的跨越发展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今日已成为了盐边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使人不能不感叹“工业强市”战略带来的强劲动力。 过去,盐边县被喻为“站在黄金上的穷汉”。作为资源大县,盐边已探明有33个矿种、90多个矿点。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有红坭片区的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为1.94亿吨,红格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地质储量为36亿吨。但长期以来,盐边又是一个经济弱县,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工业园区之前的“九五”期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增加了4200万元。 “穷汉”要打翻身仗,首先得盘点自己的家产。“十五期间”,盐边县吹响了工业大发展的号角,开始集中精力向“工业强县”的目标进军。然而,面对移民搬迁后全县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倒闭的境况,工业应怎么发展,走哪条路更适合盐边实际情况,盐边县委、县政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关键时刻,盐边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讨论后,理清了发展思路。那就是: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从抓规划、抓发展入手,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科学规划工业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盐边工业经济圈。在这一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对盐边工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安宁工业园区和新九工业园区诞生了。 按照“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的发展思路,盐边县聘请专家、教授先后完成了《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安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新九工业区发展规划》,使盐边工业从无序发展走上了科学发展、合理布局的新轨道。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是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时的思路。新九工矿区主要是依托红格矿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而定位的工业新区,在矿山资源、环境容量、电力供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水资源、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矿山弃土和洗选厂尾矿排放场地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安宁工业园区就承载了对新九工矿区初级产品进行综合利用深加工的功能。随着盐边县围绕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主体的工业格局逐步形成后,两个工矿区在产业上已经相互衔接,互不可分。 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资源整合,目前盐边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形成了以钒钛磁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煤、电为之服务的工业产业集群,一条特色链已经初现端倪。目前,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企业已达到41户,发展区的工业总产值也从2002年的7亿元提高到去年的18亿元。随着龙蟒煤基直接还原项目的投产,盐边以钒钛磁铁矿开采、洗选、球团初加工的产业,正在向海棉铁、海棉钛、五氧化二钒等高端产业拓展延伸。 面对未来,盐边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培植、壮大一批上规模的高附加值工业企业。按照规划,到2010年,两个工业园区将实现产值70亿元,税收实现4亿元。园区的发展为盐边工业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