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步入清洁生活

2007-07-15 19:25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本报记者  晏洁

  7月12日,阴天。中午,米易县攀莲镇典所村村民刘天斌打开家里的沼气,开始做午饭。

  洗菜、淘米、炒菜、蒸饭……不到50分钟,香喷喷的三菜一汤悉数上桌。

  “用沼气就是方便,过去,做这顿饭,少说也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质量还没有保障。”谈及沼气,刘天斌打开了话匣子。

  “过去烧柴费时费力,做饭时烟熏火燎不说,火候也不好掌控,急死啦!用沼气做饭后,火候掌控自如,而且清洁、快捷。”指着厨房内干净的水泥墙面,刘天斌细说着沼气给他家带来的实惠。

  “过去,三把锄头种下的树,还抵不过一把斧头砍掉的树。现在,农民只要用三头猪的粪便就能解决一家人的生活能源问题,而且,沼渣还可以做农田的底肥,沼液还有杀虫作用。”一旁的米易县能源办负责人补充到。

  “农村人实在,做事图方便、省事。过去,嫌烧水费时,劳作一天后,拎起一桶冷水往身上一泼就算解决个人卫生了。现在,有了沼气热水器就大不一样了……”说着,刘天斌拧开沼气热水器开关,数秒后,水就热了起来。

  沼气灶、沼气炒锅、沼气饭煲、沼气热水器……数着家里的沼气用具,刘天斌由衷地说:“政府为我们农民想得真周到呀!”

  像刘天斌一样,截至2006年底,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已让6.5万余户农民群众步入了清洁生活。

  今年,我市自加压力,将省政府下达的1万口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提高到1.1万口,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转眼已有半年之余,今年,我市沼气建设进展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农村能源办公室,了解相关情况。

  “截至6月底,今年全市共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236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620平方米, (紧转第三版)

  新建能源沼气示范点30个,改建省柴节煤灶1800户。”市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并按照每户“一池三改”(建一口8—10立方米沼气池并进行改厕、改厨、改圈)补助1000元的标准,在争取国家、省上资金的基础上,由市、县(区)两级财政配足差额。同时,为保障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市还加强了对“沼气生产工”的培训,对资金使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并在村务公开栏上及时向建设户公开有关政策、补助标准、技术要求、材料费用等。

  他进而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高沼气后期管理服务水平、充实管护力量,今年我市已举办相关技术培训3次,培训技术人员213人次。目前,米易县已成立了23个沼气后期管理维护站,聘用专业技术人员108名,并通过网络、电话报修等方式,为农户提供24小时内解决故障的服务。其余县(区)也实行了谁建设、谁负责的后期服务制度,切实让农户享受更多的实惠。下一步,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将加强项目建设中的检查、督促、协调等工作,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建管分离体制,强化后期服务手段,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教育,保质保量完成全面建设目标任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