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蔼岚 6月22日,米易县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对36名违法犯罪人员进行了公开处理。 6月23日,盐边县召开打击毒品犯罪公开处理大会,对100名涉嫌毒品及其他犯罪行为的人员进行了公开处理。 7月3日晚,我市公安机关开展“飓风—A”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统一行动,出动警力1254名,治安积极分子722人,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4人,破获刑事案件15起,查处治安案件63起…… 据了解,我市从今年6月开展农村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共开展整治行动11次,重点对全市25个乡镇的农村地区吸贩毒问题、“三电”线路设施被盗问题、“两抢一盗”问题,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等4类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农村治安形势逐步好转。 在整治行动中,全市共派出15个工作组,深入到44个乡镇128个村进行摸排调查;确定了9个重点部位,其中2个场所、2处路段、2个边界结合部、3个地区。目前,市级已挂牌整治治安混乱地区3处,各区县挂牌整治治安混乱地区15处。 此次行动中,我市把农村地区毒品犯罪作为整治重点。政法、综治、教育、妇联、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禁毒宣传乡村行”活动,有力地震慑了毒品犯罪。 由于我市多属山区,农村“三电”线路巡逻守护困难,被盗情况比较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市成立了电信通信线路护线队伍。7月1日,队员正式上岗,开展巡逻守护,加大对农村地区电信线路的保护。 同时,全市农村基层综治组织也大力开展对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典型矛盾纠纷的排查、整治、调处工作。坚持乡镇每半月排查一次、村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纠纷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目前全市80%的村委会、村支部设立的办公地点,能够按时对农村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并及时协调处理农村群众间的普通矛盾纠纷,对涉及面较广的问题,能及时上报,并做好村民的稳控工作,避免了大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各村还利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行为,有效防止了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的发生。 在整治过程中,综治、妇联、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对全市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排查。目前,全市1069名留守儿童全部进行了建档登记。下一步,市妇联还将在全市组织开展为“留守儿童”征集“代理家长”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同时,以村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监护机制,定期对留守儿童入学、生活等情况进行报告,由市妇联定期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帮助、看护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