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帆 7月23日,天空阴云密布。连日的降雨令我市防汛抢险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3日上午8时30分左右,盐边县降雨量持续上升,引发山洪、泥失流等灾害,多处暴发山洪灾害,部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我市启动防汛预案,发布蓝色预警信号。短短一个小时后,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盐边县灾情告急。灾情就是命令,自22日晚,市防汛办等各有关部门相继展开行动,赶往灾区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发生在盐边县的灾情牵动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23日上午,市领导刘晓华、彭建华、郑学炳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灾情第一线,查看灾情,检查指导防洪抢险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汽车急驰在省道214线,密集的雨点在车窗前迸出的水花令前方的道路模糊不清。约10分钟车程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晓华一行来到位于盐边县二号桥附近一处名为深箐沟的地点。这里的道路已经中断,部分路面积水较深,山洪夹杂着泥沙从道路一侧的山坡上冲刷而下,道路的另一侧是奔腾咆哮的山洪。 “情况怎么样?抢险工作进展如何?”刚一下车,刘晓华就向现场负责抢险工作的人员询问。 “我们已经启动了防汛预案,抢险物资储备充分,目前正组织人员尽快排除险情!”在推土机的轰鸣中,现场抢险人员大声回答。 “边走边看!”暴雨中,刘晓华一行徒步前行,一面查看抗洪抢险工作,一面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了解情况,对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相关信息作到及时上传下达,正确指挥防汛抢险。 11时40分左右,盐边县城降雨量已达200余毫米,为有气象监测以来历史最高记录。此时,刘晓华一行已来到盐边县桐子林镇方家沟村大平地社。 据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山洪暴发已经冲毁了部分农田和房屋,由于及时组织群众转移,目前尚未发生人员伤亡。 一位浑身湿透的村民站在路边,焦急地看着山坡下自己的房屋。那里,浑浊的山洪正在肆虐,抢险救灾的子弟兵们犹如一道铜墙铁壁,他们一边迅速地转移着房屋中的财物,一边用沙袋加固房屋地基,脸上流淌的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刘晓华走到这位村民面前,关切地询问:“家里人都出来了吗?” “出来了,多亏政府及时组织抢险,否则的话我们一家就危险了。”村民紧紧握住刘晓华的手。 “你放心,市委、市政府会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后帮助你们尽快重建家园。”刘晓华鼓励在场的受灾群众,积极开展抢险自救,树立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勇气。刘晓华在现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解决每一个受灾群众的吃、穿、住问题,抓紧修复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在查看灾情的同时,刘晓华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好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工作,把防汛指挥、通讯联络、洪水调度、群众转移、物资调拨、卫生防疫等措施落实到抗洪抢险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监督和指导,逐一落实预警预报、转移路线、交通工具、安置地点等,一旦出现险情,要迅速转移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