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侧记 特约记者 彭雪梅 “攀枝花文明靠大家,幸福的生活人人夸……”7月20日晚,东区文化馆内灯火辉煌,弄弄坪街道的几位大妈正在表演音乐快板《全力以赴搞双创》,呼吁市民破除陋习,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为“双创”作贡献。历时两个多月,东区“告别不文明行为”文艺巡回演出在大渡口街道分场圆满落下帷幕。 让文明洗涤心灵 今年3月以来,东区启动了“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向不文明行为宣战。几个月过去,人们的心灵每天都在进行新的净化,社会风气一天天变得清新,生活中的陋习越来越少,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文明之风吹遍了东区城乡。 3月中旬以来,东区开展了历时2个月的“我身边的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活动共收到短信20000余条,选票15000余张,评议文章200余篇。通过评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穿公路闯红灯等被广大市民认定为身边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同时,东区组织各街道(镇)以“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评出的不文明行为作为素材,编排表演形式独特的文艺节目,在全区巡回演出。开展“创卫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创卫电影巡回放映”活动。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我爱我家,我建我家——30万双手共建美好家园”勾画成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营造了“唤起群众千百万,齐心协力搞创建”的浓郁氛围。 “现在社区风气很好,大家争着讲文明,哪个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被曝光。”说起“荣辱榜”,枣子坪街道枣树坡社区的居民都有了这样的共识,因为“荣辱榜”图文并茂,不但有“好人好事”栏,还有“不良现象”栏,把社区里发生的不文明现象公布于众,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荣辱榜”在社区居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对社区乱扔垃圾、乱牵乱挂、损坏公物、饲养家禽等不良现象采取对事不对人、提问等形式进行曝光,使居民从中受到深刻教育,讲文明、讲卫生在社区里蔚然成风。 以行动告别“不文明” “横穿公路危险,请走人行道或地下通道。”近来,在中心广场、竹湖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总有一些头戴小黄帽的人在亲切温和地劝导,听从他们的劝导,一些市民主动纠正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这些头戴小黄帽的人就是东区文明劝导队的队员,他们当中有机关干部,也有各街道社区的群众和志愿者。队员们经常走上街头、深入居民小区,发放“创卫”宣传资料,劝阻不文明行为,劝导大家争做文明市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主动维持公共秩序。密地街办的环境卫生义务监督队每天上街巡视,对辖区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劝阻。 4月的一天,在西海岸农贸市场、大渡口灯光球场、渡口桥北广场等处,到处都可以看到带着清洁工具穿着不同衣服的“清洁人员”在对公共设施和大街小巷卫生进行清扫,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目光。东区多次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治脏”活动,来自区级机关、辖区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自发参与到治脏活动中来,对公共设施和大街小巷卫生进行清扫,以实际行动告别不文明行为,净化城市环境,为“创卫”出力添彩。 “老师常说,人生是一条路,我们要找准方向,不能迷失。”“让我们知荣明耻,告别不文明行为,放飞心中的理想!”今年年初,东区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张贴一张宣传画、学唱一首“八荣八耻”歌曲、开展一次读书征文活动、观看一次文明礼仪展示专题片等系列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有关荣辱观和告别不文明行为的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学生清除学校周边和公共场所的污迹、捡拾垃圾,并向行人宣传市民文明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