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委统战部 2000年12月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市统一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带领全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立足统战工作实践,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我市经济总量五年翻番和全市“十五”计划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统战工作的回顾 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市统战部门广泛地团结和联系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夯实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工业强市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多党合作进一步制度化。结合攀枝花市实际,中共攀枝花市委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使我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础更加牢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化,更具有操作性。 政治协商进一步程序化。市委始终坚持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重要原则,不断健全市委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会、座谈会等制度。 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化。随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加强,市级有关部门聘任“特约四员”的工作也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党外人士安排得到进一步落实。积极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推荐工作。截止2006年底,党外人士中安排有各级人大代表233人,各级政协委员580人;市级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的工作,已达到了省委规定的“实职安排达到至少四分之一”的最低要求。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加强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全市各级党委积极帮助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积极稳妥地协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协助各民主党派市委完成了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了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 民族宗教工作稳步推进。市委统战部与市民宗委通力协作,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找准扶持方向,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投入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对广大宗教界代表人士进行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通过他们做好广大信教群众的工作,引导其爱国、爱教、守法。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每年主动围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搞好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争取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撑。 统战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统战系统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为目标,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统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全面提升了统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全市统战工作新局面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完善落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措施。狠抓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前进;要在拓宽统战工作领域、创新统战工作举措、提高履职能力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更加广泛地团结和带领我市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实现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攀枝花作出新的贡献,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我市统战工作新局面。 完善制度措施,全面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要始终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协商的内容、方式和程序,通过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等方式,保证民主党派的知情权,扩大民主党派的知情范围,广泛听取和吸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不断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要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和市“十一五”规划深入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他们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创造积极条件。要不断规范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内容,拓宽渠道,丰富内容,完善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党外人士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参政党建设,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重点抓好民主党派市委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加强培养选拔,切实搞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规定,将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织负责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社会团体领导班子中的党外人士,无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重点对象,积极做好培养选拔工作。要注意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研究,将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工作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增强培养选拔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将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党外优秀人才纳入选拔视野,为他们脱颖而出铺设台阶,创造条件。 努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深入开展对新社会阶层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其基本情况、思想状况、主要特征等,为下一步开展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党政有关部门参加、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 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增强其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廉洁自律能力,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创新型、实干型”的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