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搏击洪魔显忠诚

2007-07-30 08:21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攀枝花市消防支队官兵洪水中营救群众侧记

  本报通讯员 王川源

  雷雨交加,暴雨如注,洪魔四窜,挡不住红门卫士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浊浪滔滔,群众受困,危难时刻,更显出消防官兵心系人民的赤诚本色。

  前几日,攀枝花市遭受了罕见的暴雨突袭。降雨量之大、洪涝来势之猛、超过人们想象,民房被淹、山体滑坡及人员车辆被困事故频频发生。面对灾难,攀枝花市消防支队官兵紧急出警,舍生忘死,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凌晨告急 16名群众被困洪水

  7月10日晚,一个又一个电话,不断连线到市119指挥中心:“西区清香坪34路车站附近的12名群众被洪水围困……”闻讯,指挥中心紧急调集消防五中队两台消防车和13名队员,冒着倾盆大雨赶赴现场。

  凌晨4点10分左右,笔者在现场看到,在暴雨的肆虐下,大多房屋周围已积满了大量的泥沙与洪水。因大雨袭来时正值夜间,涌进屋里的洪水将许多居民从梦中惊醒,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水深达两米多,低洼地带民房如长时间受雨水浸泡,很容易发生跨塌。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居民们来不及疏散各自的财物,焦急地等待救援。此时,大雨还在不停地下,水位越涨越高,在依稀的灯光照耀下远远望去,被困群众不停地呼喊,招手求救,消防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要全力施救,确保被困人员万无一失!”支队司令部参谋长李林在听取了中队干部现场情况汇报后明确指示。为尽快将被困人员营救出来,消防官兵在村干部等相关救援人员的带领下,佩带呼救器、强光灯、安全绳等防护装备,冒着瓢泼大雨,趟着洪水泥泞的路面,一步步艰难地向被困人员靠近。消防救援人员一边稳定被困人员情绪,一边组织力量进行营救和疏散。此时,雨越下越大,雨水模糊了视线,雷声、雨声、风声、山洪声,呼叫声交织在一起。狂风暴雨中,一排排浊浪形成的冲击力使官兵们随浪摇摆不定,18岁的新兵张林险些掉入滚滚的防洪沟水中。大家咬紧牙关,相互鼓励,用血肉之躯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老大爷,这边危险,快收拾收拾,跟我们走吧!”两名战士看到显得无助的老人,边安抚边把他从洪水围困的屋内背了出来。在一片地势低洼地带,官兵们不顾一切危险,挨家挨户搜寻被困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劝说与疏散。救援官兵要求正在焦急等待的居民赶快撤离,将他们带离险境。最终在消防官兵的努力下,历时两个多小时,12名被困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7月20日凌晨零时50分,西区503电厂旁一居民楼房遭受暴雨突袭,4名群众被洪水围困。

  险情就是命令!消防五中队得知这一情况后,紧急组织人员和车辆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官兵们到场时,洪水已将一栋两层楼的民房团团包围,形成“孤岛”态势。此刻,雨还在不停地下,眼看洪水就要蔓延到二楼,房屋随时都有跨塌的危险,如不及时营救被困人员,后果不堪设想。消防队员立即制定营救方案:将现场官兵分成三个战斗小组,一组人员分别从左右两侧进行快速解救,另一组人员沿岸进行全方位搜救并做好通讯联络。为尽快救出受困群众,救援组官兵们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用绳索把大家牢牢地捆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被困群众依靠着战士的身体,一步一步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官兵们一个个则成了“泥人”。在二楼的中间,1名九八九岁小孩受到惊吓不停呼救,由于该部位水深水急,加之泥石流比较厚,官兵们不敢冒然行动,一时无法靠近。消防官兵急中生智,用木板架起简易“浮桥”,靠近建筑物并利用二节拉梯架起一条“生命通道”,将被困小孩安全救出。

  勇斗泥石流 36名老幼获救

  7月22日晚至23日上午,盐边县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强降雨,其中盐边新县城的降雨量达272毫米,为有气象监测以来历史最高记录。强降雨导致盐边县多处地段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有36人被洪水泥石流围困,攀枝花市消防支队二滩中队官兵紧急出警,受困人员全部获救。

  当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盐边县公安局旁一住户房屋遭泥石流围攻,房内两位老人被困,消防官兵迅速赶往现场施救。暴雨交加中,泥石流愈发凶猛,邻近房屋随时可能倒塌。官兵们一组迅速将被困老人背到安全地方,另一组紧急疏散附近群众。就在两名消防战士将被困老人背出时,突听“轰”的一声,一股汹涌的泥石流猛地向旁边幼儿园袭来,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向幼儿园冲了过去,官兵们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抱起小朋友朝安全地带转移。15分钟后,受困的13名师生和10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下午1时04分,险情再次发生,盐边桐子林火车站七彩花幼儿园的11名学生被泥石流围困。消防官兵顾不上休息,又转战火车站,但消防车辆受到泥石流阻挡,无法前行。抢险战士迅速跑步赶往现场,10分钟后,将被困的11名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洪水无情人有情。在抢险战斗中,全市消防官兵以“任务重于生命,使命高于一切”的信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置生死于度外,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抗洪救灾任务,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