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眼中的林强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刘永华 刘大江 林强如山。他像大山一样淳朴,像大山一样伟岸,又像大山一样厚重。 在家人、同事和贫困山区群众眼中,林强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一个“总是惦记着山里人”的善良人,一个被大山里的孩子们称作“林爸爸”的好心人。 有情有义的男子汉 林强深爱摄影,他的足迹遍及四川西部的名山大川。 “他每年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跑。他喜欢大山,那里有他钟爱的事业。”谈到自己的丈夫,妻子袁文华既自豪又担心。 为了钟爱的事业,林强常常会在边远山区遇险。最险的一次是去给稻城政府拍风光宣传的照片,路上受伤夜困沼泽地,一宿听狼嚎,早上起来一看,周围百十米的地方,全是狼的脚印。 “那次回来,我就问他,为什么总去些危险的地方?他却笑着说,只有了解了大山,了解了山里的人,才了解什么叫祖国。”袁文华说。 祖国在林强的心里是可以触摸得到的东西。 “林强第一次从阿布洛哈村回来,村里的、县里的,好多人都在想,林处长下次还会不会再来。”四川省布拖县教育局原副局长黄勇说,“进村的路太艰难了,连土生土长的山里人都感到吃力,更何况他这个年过半百的城里人呢?” 然而就在此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林强先后10次进村,把近10万元稿费和积蓄捐给村里办学、修路。 黄勇清晰地记得,希望小学建成那天,林强特地从成都带来了一面崭新的国旗,用竹竿升起在学校上空。这是阿布洛哈村村民生平第一次见到升国旗。 林强半晌没有说话。那一瞬间,黄勇发现,林强的眼窝里已满是泪水。 “现在,村里34名孩子都上了学,都能唱完整的国歌。林强每次回来,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看着学校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黄勇欣慰地说。 跑贫困边远山区最多的人 自幼丧父的林强,不到16岁就下了乡。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部队接纳了他。 对于当年事,林强80岁高龄的老母亲还记忆犹新:“临到部队前,我对他说,一辈子都要记住军队,跟党走,在你有条件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别人,你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母亲的两句叮咛,林强深埋在了心底。 因为工作的关系,林强每年总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在外面跑。四川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李卓明粗略地算了一下,发现林强这些年出差,基本上都是围着“一座山、一条河”打转。山是贡嘎山,河是大渡河,沿途那些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学校都留下了林强的足迹。 “林强是我们厅机关下基层,到民族地区和贫困边远山区的学校最多、解决问题最多的处级干部之一。”李卓明说。 山村学校条件差,没有体育设施。林强就和师生们一起动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简易运动器材。他们在学校操场的斜坡上支起竹竿,代替爬杆,让孩子们练习攀爬;用一个个拣来的编织袋装上棉絮和稻草当垫子,让孩子们练习跳高;又去河沟里捡来大个的鹅卵石当铅球,练习投掷…… “林强的每一张作品背后,都透露着人文关怀。”四川省旅游局的孙前与林强有着20多年的交情。1986年,林强随部队到泸定县慰问,孙前请他给海螺沟拍几张宣传照,林强爽快地答应了。 “那以后,林强几乎年年都来海螺沟。为了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他总是不辞辛劳、翻山越岭,有一次还登上了5200米的无名雪山,一个人在山顶熬了整整一夜。”孙前说,“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他说,当地老百姓太穷了,我们把海螺沟宣传出去,旅游搞起来了,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后来,林强的大型画册《海螺沟——我灵魂的家园》出版。直到今天,海螺沟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当年最先宣传海螺沟的人当中,有一个是解放军。 孩子们心中的“林爸爸” 林强常说,大山净化了他的心灵。 1989年初春,林强背着相机,走进了贡嘎山下的玉龙西小学。学校坐落在海拔近3998米的雪山之上。仅有的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一间是学校唯一的老师吉嘎的宿舍,一间是只能容纳10名学生的教室。 “你是从省里下来的?”望着风尘仆仆的林强,吉嘎异常激动。临走,林强紧握吉嘎的手说:“党和人民是不会亏待你的。” 14年后,林强再一次出现在吉嘎面前。这一次,林强带来了学校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好东西:篮球、足球、乒乓球……夜深人静,林强跟吉嘎挤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听他讲述20年来一个人支撑这个学校的故事。 后来,根据林强收集整理的材料,吉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教育先进个人”。 “我问他,我们学校这么偏远,我和你又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们,而且一帮就是10多年?”一提起林强,吉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林强说,是你们首先感动了我,我做的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 “林爸爸”是阿布洛哈村的孩子们对林强最为亲切的称呼。 两年前第一次踏进“麻风村”,林强看到漫山遍野放羊的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的心被揪得生痛:“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比看见麻风病人还心疼。” 村里的希望小学是林强最为牵挂的地方。 林强每次回到村里,聚集在村口的孩子们都会围上来,争着为走累了的“林爸爸”捶腿,而林强也会一个个地问起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走的时候,孩子们又会一起涌到村口那棵最高的大树底下,对着“林爸爸”远去的背影使劲挥手。 而最让林强难忘的,也正是这送别。 有一次,林强跟大家告别时,7岁的吉狄史日突然抱着林强哭了起来,他指着林强头上的白发说:“林爸爸,你不要老,我不要你老。” 吉狄史日的哭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大人和孩子,人群中顿时哭声一片…… (新华社成都7月3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