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所有参战山东泰钢950热轧电气检修工程的中冶实久电装公司员工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由他们承担的山东泰钢950热轧电气检修项目实现了一次带负荷试车成功,标志着他们在泰钢工地打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的胜仗。尤其是对两台初轧电机的扩容检修施工,比甲方要求的工期提前了4小时,创造了该公司电机安装史上前所未有过的奇迹,令业主惊讶,同行惊叹,当地人感叹更为电装公司在开辟山东市场的征程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然而,回首当初,又有多少人为了这场硬仗捏了一把汗…… 一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泰钢950热轧厂决定实施扩产计划,将热轧厂的生产能力由原来的70万吨/年提高到150万吨/年,2007年7月,热轧厂决定进行扩大性检修。而在电气检修中,主要是对原来初轧的电机进行扩容(原来的电机容量已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由原来的2500KW扩到3250KW。对于一个钢铁生产单位来说,如果电机转不起来,根本就无法生产。时间就是效益!甲方要求,本次检修中电气项目施工从7月2日开工,到7月6日带负荷试车一次成功,100小时必须完成。正常条件下完成同样的工作需要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如今工期压缩至100小时,是以前的一半,而且还是单台重达130余吨的直流电机。这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如果干不好,必然影响到电装公司乃至中冶实久今后在泰钢的市场。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电装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商讨做出决定:迅速从攀枝花安装维检工程处、河北唐山检修作业队抽调精兵强将到泰钢,与电装公司山东项目部一起协同作战,拿下这个“堡垒”,在齐鲁大地上再展“西部铁军”雄风! 二 7月2日,检修的战幕正式拉开。为了不影响工期,项目部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作业人员,从施工一开始就实行连班突击作战。许多参战员工都是连续三天两夜奋战在现场,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施工现场粉尘大,油污重,条件异常艰苦,每天工作下来都会变成油人、黑人,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啃下这块硬骨头,按期完成检修任务。 施工中最难的是给电机定位。电机的定位要求非常高,误差只能在0.5毫米之内,这种细活急不得。一般给两台大电机的定位大概都要五天时间,而现在包括整体项目时间只有100小时,不到5天。为了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现场施工人员优化施工方案,精确计算各种参数……7月5日深夜12:00,两台电机终于成功就位,为后来的提前完成工作任务赢得了时间。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经过项目部所有参战干部员工96个小时的鏖战,最终提前4小时顺利完成了所有电气检修项目并带负荷一次试车成功。 三 96个小时,中冶实久电装公司比甲方要求工期提前4个小时完成了任务,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这是一个由众多普通员工共同创造的奇迹。向前冲,这凭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抢工期,赶进度,项目部从负责人到一线员工,从7月2日凌晨5:30进入施工现场,每天都是轮流加班加点干,有许多人一干就是连续两、三天才下现场休息一下,甚至有的员工从开始到工程结束都没离开过工地。 电装山东项目部负责人马军、安装维检工程处处长范巨武、唐山港陆检修作业队队长吴连清、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鲁小均,为了随时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与甲方沟通,从工程伊始,一直泡在工地上。工程结束回到攀枝花,范处长感慨地告诉笔者:“当完工后躺在床上,感觉床好安逸哟,我从来都没有觉得床原来是这么地可爱!” 在该项目部,只有岗位不同,没有轻重之分。负责劳资、定额等多项管理工作的徐宏慧,在搞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与专门负责员工们生活的何师傅一道,积极做好施工人员的后勤生活保障工作,合理安排好一线员工们的膳食,并按时送到工地,深夜还把面包等送到员工手中……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说不完的感动。参战员工们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精神,体现了电装人“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风采,在齐鲁大地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拼出了速度,拼出了质量,拼出了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