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整改,时不我待

2007-08-13 21:4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本报记者  李颉妍  何桥君

  “样样13元”“理发2元”“全场清仓大处理”……在仁和第一农贸市场一区,一张张破破烂烂的纸上写满了类似这样的“广告语”,并悬挂于违章建筑的正门上方。16户五金、塑料制品等小百货商贩自行把摊位延伸至街面,有的延伸面积竟比商铺实际面积还大。街道上挤满了修伞补鞋的摊点,街道中间散落着一些果皮……

  “从一区进市场是最近的,现在这条路窄得都快不能过了,我买菜都绕路走。”家住沙沟社区的张女士不禁摇头叹息。

  7月19日、7月25日,记者随市领导及市级有关部门来到仁和区第一农贸市场进行创卫检查时,市场周边环境引起检查组的关注,检查组要求该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抓紧整改。

  8月7日,记者在仁和第一农贸市场进行回访时了解到,该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进展不容乐观,表现在:市场周边脏、乱、差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占道经营频频发生;活禽宰杀区、水产品销售区尚未建好,仍在以街为市贩卖家禽;垃圾房还未投入使用,无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前期工商部门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拆除了市场周边相当一部分经营户自搭自建的敞棚。但部分商贩不配合创卫工作,与工商部门打起了游击战,加之没有强硬的制约措施,单独依靠工商部门一家,难以长期维持市场各方面的秩序。

  仁和区三创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仁和第一农贸市场内部升级改造已完工,并安排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清扫。由于部分商贩和个别市民创卫意识的淡漠、相关责任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该农贸市场创卫进程滞后。区相关责任部门将于8月中旬对一市场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并尽全力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

  编后语:坐商不归店、交易不入市等情况是我市相当一部分农贸市场的顽疾,这与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步伐极不协调。要取得创卫的成功,巩固创卫成果,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参与,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落实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