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七大工程促创卫 东区紧紧围绕“蓝天、碧水、宁静、洁净、生态、提高、细胞”七大工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力度,加大污染源治理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创卫工作。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蓝天工程”。今年,东区着重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继续对一批存在问题的工业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停产治理或关闭;开展抛洒整治和点面源污染整治,严禁沿途洒落,依法取缔、规范各类易扬撒物资堆场;抓好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和管理,扩大禁燃区面积,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碧水工程”。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起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没有环境容量的地方,坚决不批有污染的项目。强化对水污染企业的监管和监控,对超标排污企业,限期进行治理整顿,治理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依法进行关闭;对私设偷排口的企业,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并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以噪声控制为重点实施“宁静工程”。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严格餐饮、文化娱乐行业的审批,把餐饮、文化娱乐噪声的达标、投诉纳入年检内容。严格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制度,加大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控制力度,加强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的监督检查,清除学校、医院、办公等敏感区域的噪声污染源点,确保功能区噪声达标。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限制高噪声车辆进入市区的时间和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干线噪声。 以改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为重点实施“洁净工程”。严格规范城区集贸市场,由工商部门牵头,组织街道及市场业主,对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把市场规划建设好、管理好,切实做到商品划行归市,经营规范有序。全面治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小旅店、小网吧“五小”行业,由卫生部门牵头,会同工商、质监、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强化对制作凉菜、熟食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彻底解决“五小”行业“脏、乱、差”问题。 以城市区绿化为重点实施“生态工程”。目前,东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78%,人均公共绿地达7.7平方米。东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工作,对主要街道的景点进行美化,消除城区的裸露地面。组织实施庭院绿化活动,抓好“拆墙透绿”工程,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全面达标。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实施“提高工程”。东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积极推广节能技术,限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对电镀、建材、化工、钢铁等重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以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和“环境友好企业”为重点实施“细胞工程”。东区在社区、学校、企业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增强市民自觉参与意识,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宣传引导人们使用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鼓励废旧物资分类回收,提倡垃圾分类和绿色包装。 沿江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明显 笔者日前从东区有关部门获悉,该区从7月份起实施的长途客运站至倮果桥、新庄桥至雅江桥沿江区域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目前,沿江9家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已全部搬走,部分搬迁至利川等废旧资源综合交易市场进行集中经营。拆除了沿江区域面积达23418.7平方米的违章、违法建筑物,并对房屋实施了美化,清运垃圾(包括建筑垃圾)3986.5吨。实施岸坡整理及岸坡还绿,在沿江全线建还绿点87处,沿江两岸绿化面积544.84亩,播种草籽、山毛豆、五色梅等植物,栽种三角梅7500余株,对由于降雨滑坡草籽树苗被埋地段及时进行补种。目前,东区组织人员对绿化带进行定期管护,确保成活率。 从沿江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东区专门聘请了5名水政执法人员担任巡查员,每天在沿江两岸区域巡查2次,制止沿江乱倒乱弃行为;由街道(镇)组织的“创卫”突击队和社区专项整治人员清理沿江区域有色垃圾,并不定期对各责任区域环境卫生进行保洁、管护、督查。由于日常监管措施得力,沿江乱倒乱弃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江河两岸岸坡整洁,无乱搭乱建等现象。 “五小”行业整治持续推进 “这个小食店刚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员工都持健康证上岗,环境卫生状况也改善了很多,现在就餐我放心了。”近日,青年路社区居民沈师傅告诉笔者。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商贸流通的发展,“五小”(小食品店、美容美发店、小旅馆、小浴池和小歌舞厅)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由于其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卫生设施、卫生条件较差,部分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给卫生监管带来了难题。 当前,随着创卫工作全面推进,东区以超常规的措施,不断加大对“五小”行业的专项整治力度,使从业人员健康意识、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五小”行业卫生状况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加强集中执法,推进综合整治。该区以清查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经营场所基本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为主要内容,出动卫生监督人员对全市“五小”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检查。经过综合整治,577户餐饮行业完成“煤改气”,754户小餐饮店“三防”设施达标,545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硬件设施改造合格,7649名食品从业人员办理了个人健康证明,对810户食品经营户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对21家小歌舞厅和31家小网吧的环境卫生状况也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未达标的责令整改。目前,东区“五小”行业整体卫生状况有较大改善。 在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东区又对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拒不整改的少数经营单位,组织由卫生、工商、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创卫综合执法队进行强制取缔。同时,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对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项举措促环保 近期,东区出动执法人员360余人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进行了集中巡查,立案8件,结案6件,督办限期治理项目12个,结合创卫全力改善辖区环境质量。 东区牢固树立“重视环境就是重视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优化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环保职责,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环保工作,以六大举措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年初,东区抽调业务骨干入驻高梁坪工业园区,坚持每日巡查,督促企业落实限期整改和治理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整改和治理任务;对重点污染源和部分一般污染源的环境污染隐患进行集中排查,杜绝环境污染事故;从重处罚违法企业,对利文物资经营部和万强选钛厂露天堆场未采取雨季防范措施致使堆放物四处流溢造成的污染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其停止生产或使用,按最高限额罚款10万元;加强建设项目检查,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严把排污申报、核定关,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认真开展中高考禁噪工作,仔细排查考点周边噪声源,提前督促噪声制造者暂停作业或采取有效防止措施,依法查处环境噪声违法行为,为广大考生营造了适宜的复习、休息和考试环境。 通过采取系列措施,今年上半年,东区区域环境噪声较去年下降了0.6分贝,空气优良率达到89.8%,比去年上升了9.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