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坐上大轮胎从渝漂到沪

2007-08-15 08:29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阅读
轮胎为舟,竹片作桨,自称顺江而下2200公里;真实性遭质疑

    程彦华乘着“漂流船”出现在黄浦江面上。据《新闻晨报》

  本报讯 利用一个大轮胎,从7月1日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下水,历经43天的孤身长江漂流之旅,途中总共经过7个省市40个城市,最终抵达上海,全程2200公里。13日中午,41岁的荆州男子程彦华终于乘坐海事巡逻艇到达陆家嘴,算是了却了“宣传奥运”的心愿。然而,其漂流经历的真实性遭到了有关专业人士的质疑。

  东方明珠脚下了心愿

  到达上海后的程彦华先在吴淞口附近上岸休息,13日上午又从吴淞口附近下到黄浦江,向终点东方明珠进发。当他漂流至杨浦大桥附近时,被上海海事局1028巡逻艇发现,将他带上艇并送至陆家嘴东方明珠电视塔脚下,了却了他的心愿。

  下午1时许,程彦华在请记者为他与东方明珠合影之后,来到滨江大道旁,将轮胎抛进江中,翻过栏杆再次下水。向前划了几米后,程彦华转身面对镜头,向记者展示他在水中漂流的场景。

  漂流前申请曾遭拒绝

  程彦华说,开漂前曾向重庆海事局请求开出允许漂流的证明,但遭到拒绝。

  据当地媒体报道,重庆海事局工作人员考虑到长江上通航船舶众多,如此漂流既不利于漂流者自身安全,也会对江面上正常行驶的船只造成影响,因此不批准漂流。而且发现这种情况,也会将这些人请上岸。

  即便如此,程彦华还是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他向记者展示他的“通关文书”,以证明他一路来的经历。在这本“通关文书”上面,有重庆、荆州、南京等39个县市体育局的赠言和盖章。程彦华说,等找到上海市体育局盖章后,他就乘车回老家荆州,以后再不漂流了。

  漂流真实性遭专家质疑

  仅凭一个直径约一米的轮胎,中间放个绿色的大塑料盆,盆上放块木板当座位,再用两条半米多长、七八厘米宽的竹片当桨。如此简单的装备,就能从重庆沿长江一路漂流到上海?程彦华的经历引起有关人士的质疑。

  在航运部门工作了30年的於先生认为,要想从长江漂流进入黄浦江,可能性几乎为零。

  首先,程彦华说他大多数时间都在江中央漂流,轮胎那么小,大的船只要在一公里外看到前方物体时才能进行避让。等船员发现他的轮胎时,恐怕已发生意外了。

  其次,长江支流众多,专业人士常需要靠浮标指路,如果程彦华的轮胎靠岸边漂流,非常有可能漂进支流。此外,下游接近入海口,风浪很大,以其背景和设备也很难漂进黄浦江。

  综合《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报道

    “竹片一点 避石而过” 

    ■ 自述漂流

  长江一路水深浪急,仅凭这么一个简陋的轮胎,如何能完成这数千公里的旅程?程彦华说,一路上,最危险的一段路是在巫峡、夔门峡一带,曾有几次遭遇暗流,但大多时候都是风平浪静,让他得以顺利漂流而下。他举了举手中的竹片说,如果在江面遇到礁石,他“用竹片一点,就能避石而过,一路有惊无险”。

  白天顺流而下,程彦华自称最快的时候,一小时能漂15公里,慢时时速则达到四五公里。晚间他则上岸休息,或找附近的旅店吃住,或找码头上的船上人家借宿,第二天再从原地点下水。遇上有海事部门管理,他便上岸休整,待无人时再下水继续漂流。

  据了解,程彦华是在电视上看到美国探险家漂流亚马孙河而萌生漂流念头的。在这之前,他毫无漂流经验,也没做过运动员,仅是用了一个月时间在长江水面特训,而他特训的内容就是坐在自制的漂流轮胎里在江面上练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