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颉妍 近日,家住新华印刷厂的陈大妈惊喜地发现,原来拥挤混乱的五十一农贸市场换了新颜:破旧的临时棚已被崭新的钢架结构取代,由空心板搭建的销售台面也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摊位,黑乎乎的肉墩消失了,污水不再横流,经营户不再在地上杀鸡杀鱼…… “改造后的市场规范多了,环境好,治安好,苍蝇蚊虫少了,我们在这里做生意,心里觉得稳当。”在新改造的五十一农贸市场里,长期做猪肉生意的经营户周群英充满信心地说。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仁和区建成区内列入创卫的农贸市场共11家,由于不少市场在建设之初就先天不足,普遍存在市场档次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脏乱差、管理不规范等状况,群众要求改造农贸市场的呼声强烈。 为改善大河中路片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仁和区政府于今年4月开始对五十一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面积为8519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改造后的市场通风、采光、照明等综合功能都是按照现代化的市场设置,摊位数由从前的355个增加到现在的608个,解决了近400人的就业困难问题。 改造后的五十一市场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熟食制品搬入了安装好空调的店铺,在气温偏高时,开放空调,以防食物变质;生肉不再悬挂在栏杆上出售,而是放入冷柜中,这样不仅可以保持食品新鲜还可防止苍蝇、蚊虫叮咬;针对农民前来出售菜品时间不固定的问题,设置了农民直销区,按天收取摊位费。 在活禽宰杀区,记者看到:这里处于全封闭状态,设置了专门宰杀的平台,并配有水池,以供清洗。市民在选购家禽后,可直接从窗口把家禽递入宰杀区, 工作人员宰杀完毕后再从窗口递出即可。从前臭气熏天、嘈杂无章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干净、有序、现代化的宰杀区。
在改造硬件的同时,五十一农贸市场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完善商品准入、商品管理、商品检测、市场卫生管理等相关制度。工商部门在市场醒目位置设立残留农药检测室,派驻专职检测员,组织开展经营户《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制订《市场规范经营管理考核细则》,以多种形式对经营户进行考核,努力提高经营户综合素质。城管部门将市场周边马路市场和流动摊点作为管理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市场周边秩序的整治力度,以管理为保障,巩固创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