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以新农村建设和“双创”工作为重点,服务民众,真抓实干,1—6月,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1%,第二产业增长15.7%,第三产业增长9.1%。总的看来,上半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大部分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新农村建设通过调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继续增长,钒钛等四大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显现,县域工业迅猛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招商引资规模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扩展;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物价涨幅较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及市场的发展;财政收入保持继续增长,金融保险运行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创卫”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政府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凸现。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进展较慢,项目投资与技改资金投入下降,导致经济增长乏力。三是攀钢战略性转移、攀煤上收和扩权强县政策的出台,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四是部分生产要素仍较紧张,能源、资源约束更加突出。五是上半年物价大幅上涨,肉、蛋、禽等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带动整个食品市场及食品加工市场价格不断上扬,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几点建议 1、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发展不动摇,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市一定要高度统一认识,务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正确对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抓住我市部分企业违法排污被央视连续曝光的契机,认真反思,放开手脚,并以此为突破口,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在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上下功夫。妥善处理当前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抓招商,抓项目,促发展。要继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继续加大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层次,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和领域,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城乡公共设施项目结合起来,力争一批大项目的落地。要继续狠抓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要项目到人,要责任到人。要协调好环评安评、资金、土地、能源、拆迁等问题,抓开工、抓进度,加快项目的投产、达产。 3、大力发展三产,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矛盾,在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文化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要加强领导,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要不断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结构,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采取措施,鼓励居民积极消费: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二是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增加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类公用事业的投入,减轻居民个人的教育、医疗负担,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整顿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防止价格欺诈行为;四是合理引导消费预期,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4、时刻关注物价,构建和谐攀枝花。要重视物价较大涨幅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占老百姓家庭支出重要部分的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引起了老百姓的热切关注和议论。政府一定要认真解决好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平抑物价的政策,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预测、预警力度,大力打击哄抬物价、变相涨价、串通涨价、搭车涨价等违法行为。要妥善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养老保险结构性矛盾问题,妥善处理好当前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问题中的矛盾关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和谐的攀枝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