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分拆收费”大行其道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2007-10-08 00: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星文 阅读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深圳市民刘先生接到了孩子从学校带回的一封信。信里通知:该校初三学生这学期开始上晚自习,“自愿参加,适当收费,每月300元”。刘先生不想交这笔钱,孩子也不想上晚自习,可是又听说“晚自习要上重点课程,如果不参加就跟不上进度了”。无奈之下,刘先生还是给孩子交了钱。而学校表示:增加晚自习为满足学生家长需求,学校有成本支出,所以要收费。

  在学校上晚自习还得单交钱?这事儿看上去是有点奇怪。可是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早已处身在类似“无厘头收费”的包围之中。原先在饭馆吃饭只需给饭菜酒水付费,锅碗瓢盆是免费使用的。现在不行啦,酒楼菜馆纷纷摆上了经过专业消毒处理的餐具,一块钱一位。如果食客坚持使用免费餐具,就要承受餐具可能未达卫生标准、后果自负的心理压力。原先只要交了物业费,家里遇到门窗损坏或者水电跑漏时,随时可以找物业的工作人员免费维修。现在不行啦,换水龙头要五块,修个门锁要十块,每一项分内服务都单独标上了价码。原先的旅游点基本上是一票制,进门之后游客就任逍遥了,顶多有一两处极富特色的景致会再收一道门票。现在不行啦,不仅总门票涨价成风,里面又切割成大量的分景点收费。这两天,青海湖遭到了游客们的强烈投诉:合影留念要收钱,上个厕所要收钱,车辆路过也要收钱,纪念品强行买卖……

  原先,消费者主要担心商品和服务是否假冒伪劣,是否打折缩水,现在他们又遭到了“分拆收费”的碎刀。很多商家都掌握了这招:不但明面儿上的价码标的高高的,而且沿路布好了密密麻麻的小刀,消费者每过一关都要挨宰。从情理上说,商家有逐利的贪婪本性,消费者对此也算早有准备,一旦遭遇盘剥,还可以当场讨价还价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可是眼见得这股风气在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蔓延,而且收费者个个都有“杀手锏”在手,让人既惊怒交加又有苦难言。医院的收费单上名目十分繁多,小病大看、重复收费都是常有的事,可是病人的安危掌握在医院手里,家属哪里敢为了收费的事和医院较真?初中本属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收“自习费”根本就是乱收费,可是孩子升学的前程握在学校手里,哪个家长敢为了这笔小钱而公然对抗学校?而且,学校的手脚做得十分干净,不管是初中的收费晚自习,还是幼儿园里的英语特长课,都打着“自愿参加”的旗号,看上去没有任何胁迫的意思。只是家长们都知道,初中生不上这样的自习就要耽误正常的课程,小朋友不上这样的英语班就只能独自向隅,他们除了乖乖就范,其实是没有其他选择的。

  “分拆收费”的大行其道,意味着很多人、很多机构陷入了不择手段攫取利益的迷狂之中,意味着社会道德底线的下移。如果任由这一现象发展下去,人们将生活在一个步步陷阱的可怕世界中;如果任由这一趋势继续蔓延,总有一天人们会不得不为呼吸空气而付费。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我们应该正视并消除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