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是一片热土,众多热爱它的人们在这里创业、建设、发展,共同开创着美好的生活。 曾几何时,一些不法分子做着异想天开的发财梦,在这片热土上打着漂亮的幌子,干着非法经营的勾当,严重扰乱了这里正常的经济秩序和众多市民的生活。 今年我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的两起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传销大案,再次向人们昭示了攀枝花的大地不容践踏。 “E—gold”网络传销神话的破灭 2007年8月7日,省公安厅副厅长王光辉对我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破获“E—gold”网络传销案,给予高度评价:此案的告破,反映了办案民警的情报意识、责任意识强,为我省打击传销集中行动提供了经验,值得鼓励和学习。 公安部打击传销工作督导组在川期间深入我市,对开展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工作进行了督导。8月14日,督导组组长黄文充分肯定了我市公安机关破获的E币传销大案,“成功摧毁和打掉了一批传销网络和窝点,打击传销集中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偷梁换柱 从去年10月开始,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我市有人通过“E—gold—invest”网站购销“E—gold”(简称E币)进行网络传销活动。 支队为了从根本上打掉E币传销团伙,密切关注此案,当即安排警力开展调查工作,在市公安局网监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公安机关进一步掌握该传销团伙的相关证据。 调查的情况显示,E—gold和E—gold—invest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E币又称为电子黄金货币,是基于internet的网上支付平台。E—gold公司声明:e-gold以100%的黄金作为等价基础,E—gold公司发行的E币是以美元(网络称1E币为1“刀”dollar)为本位币,客户购买的E币相对应的是有黄金作为保障的,其实客户买的不是E币而是黄金,因此E币又称为电子黄金货币,是在网络上购物和交易的一种结算凭证。 E—gold—invest是借用美国E—gold的名义,来迷惑不明真相的群众,利用E—gold的知名度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从而诱使其加入传销体系。 其实E—gold—invest的服务器并不在美国,和E—gold根本就是两回事。传销者中所说的E—gold公司就是E—gold—invest,是在互联网上虚拟的机构,E币也是E—gold—invest网站上没有任何等价物的虚拟的数字。投资者成千上万的钱投进去购买E币,一旦网站关闭或者资金链断裂,将血本无归。 经过缜密侦查,专案民警摸清了“E—gold”传销运作流程。 入会程序:客户必须先找到一个介绍人作为自己的上级;上级介绍客户参加E币讲座;参加讲座后,只能将钱交给上级,不能越级交钱;交钱后,在E—gold网站注册成为会员。在注册时需要填写介绍人的帐号和自己的邮箱,E—gold审核后,将帐号密码从邮箱发给客户;成为会员后,上级将客户购买的E币通过网络转至客户E—gold帐号,返利时只能由上级交给下级。 E币投资分配方案:E—gold—invest称,他们投资集团拥有国际货币投资专家团队,投资后平均每月的投资回报为40%到60%,分成投资回报\直接介绍奖金\对等奖金等三重回报。 会员在发展7人入会以后,所发展的7人又发展了会员入会的,则可以从再发展的会员中获取2%的奖励。 购买E币的渠道:下线从上线手上买币;从一些交易网站上购买。 E币的兑换方式:上线直接把币卖给自己的下线;将持有的E币卖给交易网站。 经常使用的交易网站:易派电子货币兑换网,金科技有限公司,电子财富,中国网络货币交易网,中国易金网等。 E币的社会危害 E币带有很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E—gold—invest假借E—gold名义,套用其投资理念,以网络、电子、黄金、美国、投资等字眼迷惑群众,开出的百分之几百的投资回报率是目前我国银行同期活期利率的600余倍。正因为这样的暴利使E币具备了很强的诱惑性,众多会员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从银行提取存款投资E币,加入传销体系,然后又为收回成本不断拉下线,严重扰乱了我市社会经济秩序。 据被抓获的传销骨干交代,按照目前E币的分配方案,需要拉入3—4个人才能满足1个人的利益实现和成本回收。上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必然会以拉人入伙的方式来扩大投资,以下家的投资回填自己的投资。这样一来,入会的人员会越来越多,投入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加。随着时间推移,E—gold—invest必将崩溃,E币就成为毫无用处的虚拟物品,会员的财产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办案民警指出,网络传销与传统传销有着较大的区别,更具欺骗性,人民群众应提高对网络传销活动危害性的认识。 彻底铲除E币传销 根据实际情况,经侦支队及时向市公安局和省厅总队领导汇报我市E币动态和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成立专案组侦办,并加强和同样发现E币活动地区公安经侦部门的联系,形成了打击合力。 E币传销网络在我市分为四级。这些人员自2006年9月下旬开始在我市部分茶楼从事E币传销活动。 我市购买E币的人数约200人左右,人员结构为企业职工、自由职业人员、退休人员。 2007年7月31日,其中骨干人员刘X和李XX被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抓获归案,8月25日,刘X和李XX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依法逮捕。 经查,刘X、李XX二人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期间,在攀枝花通过拉下线的方式吸收会员,从事传销E币活动。到2007年3月,他们已发展下线200余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打击传销“5·10”专案 2007年6月15日,家住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城关镇的犯罪嫌疑人刘X英和家住河南省夏邑县城关镇的犯罪嫌疑人程X文,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我市公安局刑事拘留;7月19日,经市人民检察院批准被逮捕。 这二人仅是我市打击传销“5·10”专案中被抓获的典型。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与网监处、巡警支队、仁和、东区公安分局等部门以及市工商、金融、通信等部门密切协作,历时3个多月,一举打掉了4个以“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广州金玺贸易有限公司”名义从事传销活动的非法组织。 当场端掉传销窝点58个,挡获嫌疑人员122人,审查确认传销人员74人,刑事拘留6人,逮捕2人,遣返传销人员68人,实施扣留封存强制措施17件(人),作出行政处罚46人,暂扣传销财物价值22.2万元。 一封匿名举报信带来的震荡 2007年3月15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信称我市仁和区有多人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并提供了该传销组织的活动规律、骨干分子的相关情况。 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听取关于匿名举报我市传销现状的情况汇报后,直接作出了指示。 市委政法委立即召开由公安、工商分管局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要求公安、工商部门密切配合,抽调力量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传销窝点进行先期摸排,绝不能让传销活动在我市形成气候。 4月19日,市政府下发了我市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府成立了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打传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了“打传”工作的监管机制。 5月9日晚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打击非法传销工作。会议要求,由公安牵头、工商配合,组织精干力量,采取特殊手段组织排查;一旦查证,依法打击,坚决取缔。 5月10日,市政府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召开打击传销专案工作部署会,并成立了打击非法传销“5·10”专案组。明确主攻目标: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以“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等方式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传销活动。重点打击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参加传销的A、B级人员。 揭开传销组织的内幕 专案组向每一个社区和大企业保卫科印发公安、工商举报电话的联系卡,同时以公安派出所辖区为单位,对辖区的每一个社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村进行摸排。 专案组在摸排中,对社区的负责人和联防队员仔细讲解宣传传销活动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特点以及危害性,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及时举报传销活动。 共计摸排104个社区(村)、203处居民出租房、1所学校、106处茶楼、9个俱乐部、33个农家乐。清理出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籍涉嫌人员80余人,其中涉及举报信上的人员12人,而部分人员曾经被云南省玉溪市打击处理。 专案组针对重点人头,逐人逐户搜集居住处所的详细门牌号码,并将相关资料制成幻灯片,准确锁定了重点人头的居住点。同时,发现传销人员秘密开会处所1处,接待新来人员住所2处,晚上聚集地多处,进一步摸清了重点人员之间的往来规律。 经过艰苦的侦查,专案组掌握了在我市范围内活动的传销组织以地域划分的体系、公司和犯罪手法及表现。 湖北体系:又有两个分支,其传销内部人员称为“枝江体系”和“荆门体系”,主要由湖北枝江、荆门、武汉,湖南怀化,江西上饶等地人员构成。 河南体系:传销内部人员称之为“郑州体系”,主要由河南省人构成。 陕西体系:传销内部人员称之为“西安体系”,主要由陕西省人构成。 此三个体系的传销人员平时一般不来往。 涉嫌传销的公司: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广州金玺贸易有限公司。 传销人员先是用做生意、介绍工作等谎言,将自己的亲戚、朋友、熟人骗至攀枝花。之后,由其他传销人员冒充“国家西部调研开发中心”、“中国国情调查局”等子虚乌有的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这些被骗来的人员进行讲课“洗脑”。待被骗来的人员对其深信不疑后,再鼓惑他们加入。最后,再采用“五级三阶制”和“三大奖金”的方式,从新加入传销组织的人员身上牟取非法利益。 统一行动大收网 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专案组掌握了传销特点规律及活动范围。传销人员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仁和区城内、东区华山、五十四片区。 5月18日,湖北籍人员何XX向仁和区公安分局打来求救电话,称被同乡骗到攀枝花后,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逃离,请求解救。 专案组经过缜密安排,在未惊动其他传销人员的情况下,成功解救了何XX。 6月13日下午,市“打传”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打击传销集中统一行动进行部署,制定了行动方案。 6月14日23时,重点人员抓捕组开始行动,分别在东区和仁和区对7名涉嫌参与传销的重点人员实施秘捕。 6月15日凌晨5时,由公安、工商的400余名人员组成的集中统一行动组,在东区公安分局和仁和区公安分局集结完毕后,各参战小组按照工作方案,开赴传销人员居住地实施清查。下午5时,市“打传”工作领导小组在仁和区召开对传销人员训诫及法制教育现场会。 行动中,捣毁传销窝点58个,缴获大量传销物品,查获各类违法人员122人,抓获传销人员74人,刑事拘留传销组织头目8人,行政处罚46人,劝返传销人员66人。 经查,从2006年4月份至刘X英被抓获,其共发展了下线传销人员21人。本人及其“伞下体系”共计购买传销产品167份,金额达562100元。 至程X文被抓获,其共发展了下线传销人员5人,本人及“伞下体系”共计购买传销产品52份,金额达174600元。 至邹X华被抓获,其共发展直接下线1人,本人及其“伞下体系”共申购产品18份,非法经营额为62400元。 至吴X珠被抓获,本人及其伞下体系共申购16份,非法经营额为55300元。 至黄X发被抓获,其共发展了下线传销人员4人,本人及其“伞下体系”共计购买传销产品25份,金额达85000元。 至左X、钟X平、付X润被抓获,他们共申购产品46份,营销额为16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