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男,汉族,1972年11月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街道湖光社区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该同志积极协调开通了居民热线,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动员大家自筹资金130余万元,改善了社区路灯、路面、绿化等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还组织居民成立秧歌队、舞蹈队、小乐队、合唱队等,活跃社区文化。2002年以来,他采用弹性就业、非全日制工作、钟点工等灵活就业方式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上万次,安排下岗职工近280人;为下岗失业职工交纳养老保险42万元;为12名下岗职工小额贷款36万元。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青年兴业领头人”;2005年,被评为“全省再就业优秀个人”;2007年被评为第十一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
何永斌,男,汉族,1969年6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学院院长助理、校党委委员。该同志长期从事学校办公室工作,参与起草和拟定学校“九五”、“十五”事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创造性地开辟了学校相关工作的新局面,学校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历史新高,学生工作步入良性发展渠道;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9篇;主持和参研市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1项、国家级1项;参编教材专著3部;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曾获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德育管理干部”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攀枝花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连续五年获“优秀个人”称号。
张国远,男,汉族,1979年8月生,大学文化。现任攀枝花东区志愿者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政协第五届攀枝花市东区委员会常委。该同志发起成立了东区志愿者协会,建立分支服务机构26个,招募志愿者8500多名,组织策划公益志愿服务活动500多次,累计服务时间180000多个小时。加强同国务院扶贫办及国际基金会等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成功申请到世界银行、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及大使馆、瑞典大使馆、德国基督教发展服务社、光华慈善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机构的援助项目12个,受益人群达到6000多人。2004年,获“四川省志愿服务十周年特别贡献奖”,民政部“热心公益荣誉奖章”;2005年获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
范晓红,女,汉族,1965年9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市教育学会会员。该同志带领广大教职工团结拼搏,争创一流,围绕学校发展过程中急于解决的争创品牌称号、严格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关心职工利益等突出问题,大胆实践,外塑形象,内抓管理,实现了学校整体跨越式发展,使一所薄弱学校焕发出蓬勃生机,学校声誉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今年的升国重市三中考试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上线比例达33%,各年级在全市RSR考试排名中位于同级同类学校前列。曾获“攀枝花市时代新女性”、省三八红旗手、省首届“星星火炬”奖章、省首届优秀女校长等荣誉称号。
罗阳勇,男,汉族,1975年6月生,大专文化,民革党员,现任米易县安宁铁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同志引进先进的大型选矿设备和工艺,新建改建矿选厂,有效减少了尾矿的排放量和采矿的剥离量,提高原矿综合利用率,所在企业在“攀枝花市企业50强”中排名第16位;率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清洁生产,零排放”的尾矿处理系统,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他热心公益事业,累计捐资助学300余万元。2006年上缴税收3200余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余人。曾获2001年度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2005年度“第三届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民营企业家”、“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度“攀枝花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罗顺军,男,苗族,1963年6月生,初中文化,现任攀枝花大笮风实业集团总经理。该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创办的大笮风特色农业开发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旗下的百灵山茶业公司为“省级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山乡特色农业的发展;创办的“大笮风”酒楼享誉盛名,分店在北京、南京落户,被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作为四川攀枝花市地域文化餐饮品牌推广。同时,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助困助学,接纳下岗职工,加大了就业面。2006年获第九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第五届“四川守法诚信经营法人代表”、盐边县“优秀人才示范岗”称号。
庞超,男,1968年2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艺体卫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该同志主持、主研国家、省、市级课题13项;获省、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市委哲社优秀成果奖、市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近年形成的教育教学论文公开发表或参加省以上教育部门论文征评获奖18篇,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带头、辐射作用;2000年以来指导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8项,在全市为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举办专题报告、培训讲座20多场次。2006年被推荐为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2007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赵家华,男,汉族,1977年10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市仁和区植保植检站副站长。该同志开办农民田间学校(FFS)6个,举办培训187期、12202人次,培养农村技术人才377人。建立市“芒果主要病虫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观测试验区5个;芒果、石榴IPM生态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25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1500亩。完成仁和区“烟草花叶病毒病综合防治研究”项目;编写《群众测报员考核与管理汇编》,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测报180余次,新建群众测报点2个;引进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及新工具10余项。下乡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340余次,培训病虫害防治技术160余期、10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农药市场检查40余次,查处假劣农药30余个品种、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4起。2006年获全国农业推广中心/IPM Country Officer,FAO“蔬菜综合防治项目影响力评估作品征集比赛”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
秦吉中,男,汉族,1968年9月生,高中文化,现任攀枝花市得天独厚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市烹饪协会会长、东区餐饮协会会长。2002年,该同志整合名下四家企业,成立攀枝花市得天独厚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天天渔港海鲜超市酒楼、一品膳官府菜酒楼、得天独厚民俗风味酒楼、渔当家湘粤大酒楼成为攀枝花市的餐饮知名品牌,四星宾馆“金沙明珠大酒店”也正在筹建中。截至目前,他所拥有的公司经营面积达25000平方米,就业规模近900人,年营业额达4500万元;每年上缴利税300余万元,占攀枝花餐饮业市场近10%;累计安置职工800余名,待“金沙明珠大酒店”开业后,还将为近300人提供就业岗位,为社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徐帮学,男,汉族,1976年12月生,中技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焊工首席技师。该同志先后参加了昆钢6号高炉工程、湖南涟钢130立方米烧结机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攀钢方坯连铸工程、邯钢高炉大修工程、广西柳钢热轧工程、酒钢连铸工程等多个国家重点施工项目。2004年参加全国冶金建设行业第六届焊工技术比赛,获得个人总分第五名,单项成绩第一名;被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授予冶金建设行业“优秀技术能手”称号;2005年参加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七届焊工技术比赛荣获“优秀焊工”称号;参加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决赛,获得第18名,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被评为市有突出贡献技术工人。
郭源,男,汉族,1985年9月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武警攀枝花市支队第一中队班长,一级士官。该同志入伍5年来,坚持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7年代表支队参加四川总队反恐集训荣获团体第三名,在市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中被评为“先进个人”。他先后3次参加捕歼战斗,成为处突维稳“尖兵”。他关爱战友,奉献社会,长年助资助学,所带战士先后有3人荣立三等功,6人被评为“优秀士兵”,4人当上正副班长,1人考入部队院校,2006年,他所带的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并在2007年6月获武警四川总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蒋家国,男,汉族,1970年5月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兰尖铁矿汽运车间修理班修理工。该同志是攀钢轮换工中仅有初中文化水平写书的第一人,他编写《TEREX3307矿用汽车修理实用指南》一书,并利用业余时间现场传授操作要点及方法,实现设备完好率96%,为公司创经济价值累计达100余万元。2003年获攀钢“青年岗位能手”、矿业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4年获攀钢首届职工技术运动会“矿用汽车修理工技术能手”、兰尖铁矿“技能拔尖人才”、矿业公司“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获攀钢“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6年获矿业公司“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兰尖铁矿33-07汽车修理工技术比武第一名,获矿业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兰尖铁矿“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谢剑军,男,彝族,1980年2月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攀枝花市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二大队科员。该同志从事禁毒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我市禁毒斗争第一线,共参加堵卡查缉100余次,参与破获毒品案件15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缴获毒品海洛因120余公斤。在30余件重特大毒品案件中担任主办,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缴获毒品海洛因80余公斤。荣获2002至2004年度全市禁毒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度市公安局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5年荣获全省公安系统大练兵标兵、市公安局优秀公务员称号;200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荣获攀枝花市优秀公安民警、第三届四川优秀青年卫士称号。
薛逊,男,汉族,1974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攀钢钢铁研究院主任工程师。该同志负责的“转炉增碳法冶炼高中碳钢工艺技术研究”,造就了攀钢半钢炼钢条件下高中碳钢的转炉一次拉碳冶炼制度,年创效益2000万元以上;负责的“攀钢大方坯连铸及相关技术研究”,建立了钢轨钢的连铸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使攀钢钢轨钢铸坯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年创效益2500万元以上;负责的“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及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创造性提出了“转底炉直接还原-电炉深还原”工艺,解决了钒钛矿金属化率低和铁、钒、钛分离的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曾获攀钢钢研院青年创新能手、攀钢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攀钢(集团)公司标兵、攀钢钢研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