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直击成都渣场“黑幕交易”一夜进账可上万

2007-12-10 09:48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记者 阅读
 记者暗访成都三环路附近非法建渣倒场,直击制造扬尘背后的“黑幕交易”

  “我家旁边堆起一座巨大的渣土山,每晚都有运渣车经过让人睡不着,灰尘大得不得了,真不晓得咋办。”日前,不少家住在三环路附近的居民给本报打来热线反映自己困扰。

  一直以来,扬尘就是威胁成都市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而造成扬尘污染的元凶之一就是乱倒渣土。继本月5日,提前26天完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5天” 的为民办实事目标后,成都再立新目标:力争今年全年实现311天空气质量优良。治理扬尘的任务此时显得更为艰巨和重要。

  本报记者经过数天暗访发现,在成都周边有不少渣土倒场,而且获利不菲。据业内人士称,成都全市有上百个非法倒场。而市扬尘办表示,目前成都没有批准一个合法倒场。

  是什么原因让成都周边待建工地成为非法渣土倒场?又是什么人在“经营”?非法倒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

  【居民困扰】

  家住倒场旁 晴天灰大雨天路烂

  12月6日下午4时,成华区青龙街办将军碑8组,60多岁的余泽芬(音)婆婆站在自家园子里,看着满是尘土的蔬菜叶子唉声叹气:我们这儿每天晚上都有运渣车开过来,家对面的待建工地里渣土堆得老高,连家门口这条道路也弄得乌烟瘴气,一到下雨天,路就难走得很。

  “她在几个月前就把手给摔折了,全是泥巴的路太滑了。”余泽芬的房东李德华(音)也显得很气愤,在余婆婆摔伤后,李德华需要每天为余婆婆取水。而渣土给他们带来的困扰远不止这些:“家里什么东西一拿出来就全是灰;再也不敢在街边卖菜,放一会就是灰尘满面……”

  今年快40岁的李德华原本是新都三河人,8年前跟随父亲来到现在的住处。大约两年前,家对面开始拆迁,原来的居民全部撤离后,就成了一片待建工地。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几个人在待建工地上摆上了收费摊,每天晚上就会有大量的运渣车开来倾倒渣土。

  和李德华、余泽芬一样,家住三环路附近有待建工地的一些成都市民也陷入这样的困扰:

  12月5日下午,成华区红花学校对面,待建工地上渣土成山。一条本没通车的道路上,全是渣土撒漏形成的淤泥。一步一低头走在这条路上,裤子上已沾满了泥浆。

  12月6日下午,沙西线上,金牛区金泉街办青杠社区卫生院前的一条小街上,只要有车经过,满街都是尘土。“对面待建工地上,每天晚上都有数不清的车到这里倒渣土。”附近居民不敢透露更多信息。

  ……

  跟车亲见

  12月5日深夜

  蜀汉西路一倒场

  两声喇叭钻出两黑影

  倒一车渣土收费50元

  12月5日晚10时过,记者通过“业内人士”介绍找到叶浪(化名)时,他正将自己的运渣车停放在一工地内“歇息”。

  一头短发的叶浪看上去精明能干,在他所在的运渣公司是公认的能干人。他告诉记者,当晚他在为自己承包的一处工地拉土,这是他拉的第二车——他决心带记者这个“小徒弟”到处看看。

  晚11时40分,叶浪开动车子,在金牛大道掉头后经迎宾大道向蜀汉西路开去。“我们有两车,你那儿可以(倒)嘛?”叶浪边开车边给对方打电话。进入蜀汉西路不到200米,叶浪在方向盘上大按了两声喇叭,顷刻间,两条黑影从路南侧的行道树后闪了出来。在运渣车的灯光照射下,记者勉强看清是两名中年男子,一人身穿黑色皮夹克,一人身穿灰白上衣,两人都冲着运渣车使劲招手。

  在两名男子的带领下,运渣车进入了一个工地。工地上一片漆黑,借着工地边上工棚透出的灯光和运渣车的灯光,记者看到工地两边已经堆积如山的渣土。

  “地方不大嘛。”在两名男子的指挥下倒完土,叶浪跳下车向两名男子走去。

  “除了中间留条路过车,两边都可以倒。”“黑皮夹克”回答说。

  “好多(钱)?”叶浪问。

  “50!”“黑皮夹克”说。

  “少点嘛,我装那么少,还让不让人活哦。”叶浪连声叫苦,但是“灰上衣”和“黑皮夹克”都不松口。叶浪最后不得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50元的钞票递了过去:“看清楚了哈,真的。”

  临走,两名男子还刻意叮嘱叶浪说:“还有没有(渣土)嘛,把他们都喊过来。”

  现场蹲守

  12月6日凌晨

  沙西线一倒场

  2分钟1辆车 倒场生意火

  叶浪当晚的第三车土没再往蜀汉西路拉。“那里小了点,带你去看个大的。”当叶浪在一工地装了废土后,已是12月6日凌晨零时20分。经三环路上蜀汉西路进入迎宾大道,在金牛大道一个小路口右转驶向沙西线,叶浪要去的工地就在沙西线南侧——位于金牛区金泉街办青杠社区辖区内,工地临小街的围墙有一个宽大的缺口,叶浪猛一打方向盘就左拐开了进去。

  “哎,有没有票?”刚刚进入不到3米远,路边就响起一个男子的喝声。这时记者才看到,就在入口不远处的一个棚子里,一名男子正坐在那里,而喝声则发自另一男子,他此时已在车窗下,见记者不开窗应声,他又绕过车头向司机那边走去。

  “没有票,没有票好多钱嘛?”叶浪问。

  “60!”男子说的价格让叶浪很不能接受,经过讨价还价,男子将价格降为50元,可叶浪决定不在这里倒了。车子在工地内掉了个头开出了工地,此时记者看见,大片的工地已被渣土覆盖,一台推土机正在将渣土推平。

  从凌晨零时43分到1时06分,短短23分钟里,总共有13辆运渣车进入该倒场倾倒渣土。如果按照每车50元计算,23分钟里就可以收入650元。如果该倒场从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6时都维持这样的生意,收入甚至可以上万。“23分钟13车算啥子,有时候,运渣车是排着长队倒,你说一晚上要倒多少车?”叶浪对记者计算出的渣土倒场一晚上的“收入”不以为然。

  【知情者说】

  收倒场费始于2006年春节

  对渣土倒场的经营,成都市运渣车司机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渣土倒场是一些“社会上的人”看到有利可图后,开始把持倒场收取倒渣费。“大约是从2006年春节后开始。”叶浪回忆说,在这之前,成都市倒渣土都是不会有人收钱的,相反,如果有工地需要进行回填,还要向司机支付费用,让司机将渣土运过来。

  叶浪透露,按照渣土的种类,不同需求的渣土走向不同。沙石类渣土和建渣在道路建设上需求很大,一般都由渣土方与需求者谈好价格后由运渣车直接运往目的地;而普通土方没有太多需求,如果找不到需要回填用土的工地,就需要运往倒场。

  2006年春节后,一些“社会上的人”开始占地盘设置倒场,最严重的区域是青龙场。“如果司机不去他们的地盘倒土,还会被打,我的车窗玻璃就被敲过很多次。”另一家运渣公司的司机兰敢(化名)在运渣行业已经做了10多年,他说,收费一开始是10元每车,慢慢涨价到现在的40元~100元每车。“收多少有时还要看别人心情。”兰敢说,如果装渣土的地方(称为装场)给司机的费用高,倒场就会相应提高收费。“装场给得高不高,别人看渣土类别就明白了。”

  这些“社会上的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把持倒场? 作为成都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的扬尘“元凶”,这些非法渣土倒场为何能“顽强”存在?请继续关注本报明日报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