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对四川省情与发展的再思考(四)

2007-12-22 21:01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谭江琦 阅读
 四川的跨越发展必须以重点突破为切入点。

  对省情的再认识,准确把握现阶段特点和规律,抓住重点乘势而上,才能够为新的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切实改善民生……只有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突破,以点带面,协调推进,才能够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靠什么来补足短板?从全局看,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4.1%!新世纪以来四川GDP增速的新高,出现在今年前三季度。它预示了另一个新高:全年GDP可望破万亿元。

  但是,支撑新高的“基石”,却峰谷起伏、参差不齐。

  总量的高难掩局部的低。用经济等高线切分四川地图,呈现几重梯队:成、德、绵堪比东部、中部的市,多数市州却是“西部的西部”。面积占全省3/4的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不及全省1/6。

  城市的快难掩农村的慢。从1978年到2006年,四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2.85∶1扩大到3.1∶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新的挑战。

  此外,长期的粗放型增长还把不和谐带给了资源和环境。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高12.6个百分点,“千河之省”8成河流不同程度受污。

  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作为一个大省,在坐拥万千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区域内自然禀赋和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的现实。

  短板限制发展的高度,失衡则拖累速度。努力从不平衡到平衡,就可望实现从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路径转型,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境界跃迁。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前置性工作。我们积极探索的统筹城乡等改革,立意正在于此。

  靠什么来赢得主动?从长远看,必须坚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发展的方向问题从时间轴看,发展总有阶段性,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从空间分布看,经济增长通常是由极点辐射四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既是发展的辩证法,也是工作的方法论。

  “一个四川、几重梯队”的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不同的区域层面、产业层面锻造优势,参与不同层面的竞争。

  放眼看全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比看四川,单说工业化这一项,全省刚迈入工业化中期门槛,21个市州中达标的仅6个。我们尚未跑完第一程,又需在加速跑赛道上与对手一较高低。要后发先至,惟一选择是路径更科学。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单元是产业竞争力。四川产业是“两老经济”:老工业基地、老农业大省。变“老”为“新”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城镇化,进而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兴起,应当成为我们重塑产业优势的主线。

  面对包括“鸟儿往哪儿飞”等上千个问题的“刁钻”清单,成都以细致工作“抢”来英特尔,进而带动一批IT巨头入川的案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地处内陆,在低成本竞争边际效应递减的大趋势下,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实现“体制赶超”?机遇与挑战并存。说到底,改革开放的成效,不完全取决于改革开放的先后,而主要取决于力度。

  同样,面对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创新驱动转变的大趋势,机遇与挑战也并存。我省科技优势突出,但在转化和创新上又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优势意味着潜力,差距带来空间。

  上述工作,无一不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点,又无一不是当前难点。迎难而上,一点一点抓落实、抓突破,一段时间下来,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在破难中升位。

  靠什么来支撑发展?从基础看,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发展惠民的问题“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在阿坝州大骨节病区,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推进不到一年,4万多名患者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异地就读、换粮、移民、饮水等工程多管齐下,群众打心底里高兴。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像大骨节病区这样的“盲点”、“漏斗区”并非个别。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最大的惠民,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事关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最终都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来解决。

  但是,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也必须更加注重公平,让广大人民在共建中及时共享“蛋糕”。群众不愿共建参与的发展,不可持续;群众不能共享成果的发展,缺乏动力。

  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指明了方向。

  惟其如此,四川才会更和谐,在发展道路上才会走得更好、更快、更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