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东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强区之路

2007-12-26 15:26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王余 阅读
 民营企业金钛山公司经过300余次的试验和工业性试生产,研发出用直接还原法生产钛铁系列合金产品的先进工艺,现已建成了多品种钛铁和年产1万吨的高钛铁合金生产线,填补了我市相关产业链上的一项空白,该公司也因此在近日获得了省级科技创新扶持资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力量。这是东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强区之路,打造“第一竞争力”的缩影。

  东区抓住被列为“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县(区)”和“四川省科技试点县(区)”的机遇,立足我市“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的优势,紧紧围绕把东区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钒钛钢铁和制造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强区的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自主创新的工业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进入国家产业分工的高端领域,推动产业提速升级。

  东区积极与高等院校和行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地方工业企业牵线搭桥,促进企业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加强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的服务工作,引导和帮助辖区企业申报、包装国家科技计划和技改项目,争取技改贴息资金和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基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创新奖励、财政贴息、资金扶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区属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强势增长点。

  科学发展的春风劲吹东区城乡,以政策、资金推动企业科技攻关,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的完美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引领工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东区不胜枚举……

  拥有中国第一条以酸溶性钛渣为原料的钛白生产线的鼎星钛业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独创了酸溶性钛渣酸解、外加晶种常压水解、无污染盐处理等技术,产品在油漆、造纸等行业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去年,在东区的引导支持下,该公司又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元,在将现有产能扩至2万吨的同时,拟建2万吨金红石钛白生产线,全力打造结构合理、品种齐全的大型化工企业。

  攀钢钛业公司的废酸和废渣排放是长期困扰企业的环保问题。2006年,东区引进了年处理30万吨废酸的攀化科技硫酸项目和总投资上亿元的雅鑫颜料氧化铁粉项目,这两个项目以攀钢钛业公司的废酸和废渣为原料,以国内首创的技术突破了工艺瓶颈,今年在完全消除污染的同时将实现年产值过亿元。

  这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

  2007年,东区又投入更新改造资金16.15亿元。目前,谷田科技公司37万吨铁精矿和3.5万吨钛精矿技改扩能、环业公司3万吨高钛型石油压裂支撑剂技改扩能、顺腾集团10万吨环保型耐火材料、攀化科技5万吨废酸浓缩利用扩能、南方炼油厂4万吨异构化双燃料等33个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技改项目正有序推进,将为东区工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

  创新之路硕果累累。

  中汇特钢是东区的重点企业。2005年时,由于产品品种单一,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在东区的引导下,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科技攻关。今年6月,中汇特钢新建的提钒炼钢生产线顺利竣工,设计年产不锈钢系列钢坯12万吨,年产值约14亿元,成为攀西地区唯一的不锈钢生产厂家,也成为了东区的纳税龙头。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小步,带来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步。

  红杉钒制品公司、钢企西磁分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首批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志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运销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炭系统应用后,每年净增市财政收入6000多万元;环业公司的高钛型石油压裂支撑剂产品畅销国际、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攀研科技产业公司纳米光催化机、创盛粉末冶金材料公司雾化铁粉、锐龙冶化材料公司软磁性铁红和超细铁粉、大山钒制品公司高纯度精细钒、再丰环保设备公司垃圾分选机、久欣钛业低合金锤头和洁宇免烧砖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都是东区加强自主创新、坚定迈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力佐证。

  截至目前,东区已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保持近60%的强势增长,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完成全年各项经济目标任务指日可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