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推进大会举行

2010-08-12 14:33 来源:攀钢日报 作者:吴先明 阅读

    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推进大会8月5日上午在鞍钢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鞍钢与攀钢重组大会的精神,全面启动鞍攀实质性重组整合工作。大会指出,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从落实中央企业使命责任的政治高度,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鞍攀重组整合,尽快发挥资源效应、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加快把鞍钢集团公司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大会除设立鞍钢主会场外,还在攀钢南山宾馆、成都攀钢金贸大厦、攀成钢和攀长特设立了4个分会场。

    鞍钢领导张晓刚、闻宝满、唐复平、杨华、于万源、姚林、尹利、陈平、白静瀑、苏文生,攀钢领导樊政炜、余自甦在主会场出席大会。攀钢领导刘新会、张治杰、张大德、尚洪德在分会场出席会议。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第08办事处副主任崔亚宣应邀出席大会。

    大会由鞍钢党委副书记闻宝满主持。

    会上,攀钢党委书记余自甦传达了7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鞍钢与攀钢重组大会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的讲话精神。 李荣融在鞍钢与攀钢重组大会上指出,鞍钢与攀钢的重组,不仅在两家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我国钢铁产业调整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李荣融要求,第一,要牢记中央企业使命责任,深刻认识鞍攀重组的重大意义。鞍攀重组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调整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第二,要高度重视重组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服从重组大局;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对有关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应对预案。第三,要抓住重组契机,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要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有效推进兼并重组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一流的职工队伍。

    鞍钢副总经理白静瀑,鞍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于万源先后宣布了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实施方案要点和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推进工作安排意见。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由鞍钢牵头负责,与攀钢共同研究制订并上报了《鞍钢集团公司推进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实施方案》。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已原则同意此方案。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的主要措施内容包括战略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管控架构的设计、核心价值链业务的整合、关键支撑业务的整合等。

    根据《鞍钢集团公司推进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实施方案》,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鞍钢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先导,以人本管理和企业文化融合为基础,以企业核心价值链业务整合优化为重点,以人力资源整合优化为支撑,以流程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整合优化为保障,以信息化系统整合优化为手段,在两年内基本实现鞍钢和攀钢资产、资源、业务的实质性整合、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建立能够实现集团管控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大会提出重组整合要遵循系统策划、整体最优,战略导向、扎实推进,突出重点、提升价值,明确责任、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平稳过渡的五项原则。为加快重组整合,成立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推进工作领导委员会。委员会主任为鞍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副主任为攀钢董事长、总经理樊政炜。委员会委员包括鞍钢党委副书记闻宝满,鞍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唐复平,鞍钢党委常委、鞍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杨华,鞍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于万源,鞍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姚林,鞍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尹利,鞍钢副总经理陈平、白静瀑,鞍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苏文生,鞍钢总经理助理林瑜、林大庆;攀钢党委书记、攀钢股份总经理余自甦,攀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新会,攀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治杰,攀钢党委常委、攀钢股份副总经理陈勇、周一平、张大德,攀钢党委常委、攀钢股份总会计师尚洪德,攀钢总经理助理于伟,攀钢股份总经理助理杨槐。同时,还成立重组整合推进工作办公室和9个专业组,明确了推进步骤、推进机制。

    崔亚宣代表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讲话,希望鞍钢、攀钢在推进重组整合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大局、心中有国家,统一思想,重新定位新鞍钢集团公司战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关注程序,防范风险;高度重视重组过程中维稳工作。

    攀钢董事长、总经理樊政炜代表攀钢作了讲话。他说,鞍钢与攀钢的联合重组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双方基于特殊的历史文化、互补优势及发展形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两家企业重组整合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从落实中央企业使命责任的政治高度,着眼于世界钢铁业竞争新格局,坚定不移、全心全意地搞好联合重组,携手把新鞍钢集团公司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鞍钢与攀钢面临的使命责任和发展形势,要求联合重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鞍钢与攀钢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和深厚渊源,为成功搞好联合重组奠定了坚实根基;鞍钢与攀钢所具有的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为成功搞好联合重组提供了坚强保证。

    樊政炜说,要以对党和国家、职工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包容、共存、合作、发展的理念,全心全意推进重组整合。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坚决拥护联合重组,服从鞍钢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全心全意支持联合重组。要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真心实意地支持重组整合方案的落实,严格执行联合重组的各项纪律要求,突出抓好企业稳定工作。对于攀钢来说,当前要全力以赴抓好扭亏增盈工作,要全力妥善处理好现金选择权的问题,要融入鞍钢集团整体战略优化攀钢发展战略,要加强投资管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更新的思维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张晓刚代表新鞍钢集团公司对全面推进鞍攀重组整合工作提出要求。他说,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重组整合,是国务院国资委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和慎重研究后作出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握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两家企业广大职工的共同愿望。要从全局的角度、战略的高度、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次重组整合的重大意义。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有利于加快建设钢铁强国,有利于两家企业共同发展,有利于打造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张晓刚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国资委非常重视鞍钢与攀钢重组整合。我们要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细化、落实重组整合实施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组整合工作。鞍攀重组整合一定要高质量对接,要大力推进在战略、产业、管理、文化四个方面的融合,确保新鞍钢集团公司尽快实现一体化运作。要深度谋划新的发展,要有效应对面临的困难。同时,要继续推进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作,特别是攀钢还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张晓刚强调,推进重组整合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重组整合能否取得成功,关键要靠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重组整合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重组整合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带头做好重组整合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执行意识。二是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组整合工作中来。重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这项工作有序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向广大职工讲清重组整合的重大意义,讲清重组整合实施方案的推进步骤,听取他们对重组整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解疑释惑工作,使广大职工理解、支持、参与重组整合。三是在重组整合过程中抓好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稳定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好重组整合,一手抓好生产经营,实现重组整合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首位,在重组整合期间,安全生产这根弦绝不能松,更不能断。广大干部职工要在重组整合的关键时期,认真履行职责。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方向、谋全局、聚人心,耐心细致地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讲清当前形势,理顺职工情绪,让广大职工正确理解重组整合的目的和意义,充分了解新集团发展的美好未来,自觉维护企业稳定大局。

    张晓刚代表新鞍钢集团公司表态,他说,不管企业如何重组整合,体制机制如何变化,“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理念绝不会变。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发展解决各种问题,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广大职工的收入水平,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广大职工对企业未来有信心、对做好本职工作有信心,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张晓刚最后强调,重组整合开启了新鞍钢集团公司做强做大的崭新航程。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鞍钢、攀钢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做到“一家人、一条心”,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辉煌的未来一定属于新鞍钢集团公司。

    鞍钢总经理助理,鞍钢总部机关部室负责人,各监事会主席,股份公司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及所属单位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各子公司、直属单位、改制企业党政工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大会。攀钢总经理助理、攀钢股份总经理助理,各子分公司(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攀钢机关部委室主要负责人在各分会场参加了大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