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实验平台拟新增的39项设备清单已出,即将进入购置阶段。中试工程平台中的5个中试单元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9月20日,攀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在获准建设我国首个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攀钢从人力、经费、研究平台建设、研究方向细化等方面加以迅速推进。 据介绍,钒钛磁铁矿是一种铁、钒、钛、铬等元素共生的复合矿,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100亿吨以上,钒资源储量1570万吨,占全国的62.2%,钛资源储量8.7亿吨,占全国的90.5%,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为进一步高效利用这一战略资源,攀钢向国家科技部申报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建申请,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批准。8月初,国家科技部还专门组织召开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证会。 据了解,“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和成都市建设,以攀枝花市为主。规划建成基础实验室、中试工程和分析检验三个试验平台。其中基础实验室平台下设钛磁铁矿选矿、钒钛磁铁矿冶炼、电化学、流态化、钒钛产品开发及应用、环境工程等6个试验单元;中试工程平台下设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高纯氧化钒制备、氧化钒清洁生产、高品质富钛料制备、高炉渣综合利用等5个中试试验单元。 在获准建设后,攀钢立即启动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围绕以攀西钒钛资源为基础,以世界其它重要钒钛资源为对象,建设我国乃至全球独具特色的钒钛研发中心;以解决制约我国钒钛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孕育具有工业成熟度的新技术,打造推动我国钒钛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钒钛产业孵化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为载体,逐步成为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中心的目标,全力建设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截至目前,该实验室中试工程平台的“10万吨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直接还原—电炉深还原工艺流程试验线”、“260吨高纯氧化钒产品的试验生产线”、“500吨三氧化二钒清洁生产工艺试验线”、“5000吨高品质富钛料试验线”和“10万吨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取TiCl4试验线”已陆续建成投用,整个实验室建设正有条不紊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