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企业

资产整合 龙蟒钛业上市胜算几何

2010-09-08 17:03 来源:中国钒钛之都 作者:综合 阅读

  日前,一则刊登于媒体的公告表明,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龙蟒集团)将继续回购自然人转让的四川龙蟒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蟒磷制品公司)股权,回购价格仍按每股1.46元计算。对此,有知情人士认为,此举可能意味着作为龙蟒集团创始人的李家权将提高整合资产,打造“龙蟒系”。

  回购股权意欲何为?

  有知情人士透露,龙蟒磷制品公司于1999年成立,公司总股本1亿股,其中,内部职工股2036万股,其控股股东为龙蟒集团,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五的磷酸盐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45%,基本处于资源和市场垄断地位。"业绩不错,在成立一年后的2000年就实现税前利润8000万元,每股实现净利润0.52元。"

  龙蟒集团在媒体上公开发布的公告中称,鉴于磷制品股份公司在德阳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受城市发展影响,需要在2010年前陆续搬迁、关闭,加之2008年地震重创损失,加快了关闭进度。为了对股东负责,集团公司从2006年6月26日开始,办理了自然人回购手续,目前仍有部分自然人未转让股权。

  记者昨天致电该公司股权转让联系人孙大贵的手机。他向记者解释说,公司决定继续回购股权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正如公告中所说的,公司在德阳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受城市发展影响,需要在2010年前陆续搬迁、关闭,加之2008年地震重创损失,加快了关闭进度;另外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公司效益开始滑坡,公司从2006年起就没有分过"红利"了,至于今后的效益如何,现在还很难说;回购股权还有一个原因是公告中未透露的,磷制品股份公司生产基地搬迁、关闭后,这部分资产和业务将交由龙蟒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德阳龙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

  据悉,龙蟒磷制品新基地就是德阳龙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灾后异地重建50万吨/年磷酸盐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是四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之一,该项目建设地址为绵竹市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A区),将建成肥料级磷酸盐生产装置,配套建设合成氨装置,并形成年产50万吨磷酸盐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4.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858万元,占总投资的4.79%。已经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在四川环保网上进行了公示。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四川是我国磷矿的主产地之一。在全国磷矿开采量最大的10家企业中,四川占了4家,分别是第三位的绵竹清平磷矿、第六位的绵竹清平集团、第七位的金河磷矿和第十位的绵竹天池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龙蟒集团希望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做大做强磷制品产业。

  "磷酸盐行业周期性特点比较明显,我国磷酸盐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特别是以工业级为主体的初级产品更是供需失衡,竞争不可避免。德阳龙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灾后异地重建50万吨/年磷酸盐基地技术改造项目也正是为了对其实现升级换代之举。"这位知情人士认为。

  龙蟒钛业上市胜算几何?

  如果说,龙蟒磷制品回购股权和德阳龙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接手四川龙蟒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和磷制品经营业务,只是龙蟒集团整合资产的开始,那么,其终极目标则是将推动包括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蟒钛业)等旗下的多家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打造"龙蟒系"。

  已经"小有名气"的龙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李家权,196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参加工作,1985年4月至1998年间历任绵竹县龙蟒河化工厂(曾是一家生产纯碱的乡镇企业)班长、科长、副厂长。一步步成长也对应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他通过变生产纯碱为生产市场潜力较大的饲料磷酸盐,将企业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亿元企业集团。1998年至今,李家权为龙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目前他还兼任龙蟒钛业、龙蟒磷制品公司、龙蟒投资等公司的董事长。

  李家权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有所"动作"了,去年8月,他旗下的龙蟒钛业拟发行不超过6700万股在深交所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6700万股,当时接受过中国证监会的首发"过会"审查,只是因故未能"过关"。"上市的工作没有停止,我们目前仍在争取早日上市。"该公司有关人士说。

  龙蟒钛业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的四川龙蟒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主攻高品质钛白粉生产。钛白粉被认为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目前主要用于涂料(油漆)、塑料、造纸等几大领域。近年来,汽车、通讯、建筑、交通等领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