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产品

铺就移民致富路

2006-02-21 09:5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何桥君 阅读
 “十五”时期,我市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战略,建立移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铺就了一条移民致富之路。移民收入年年看涨,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较搬迁时增长了两倍。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生产生活条件根本改善

  “十五”期间,市移民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水、土、路、电和能源等问题,使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五年间,我市对移民安置区(点)9大水利工程进行修复、维护和管理,累计整治、修建田间水系200余公里,新增红格提灌站一级泵站囤船取水系统;整治、修复公路222公里,新建公路80余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00余公里,在安置区(点)新建沼气池2000口;改造、改良土地10000余亩,帮助移民坡改梯3000余亩;对土地资源不足0.5亩的3553名后靠移民实施重新调整安置。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移民住得稳、富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战略

  建立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根据各安置区(点)资源配置,我市编制了《攀枝花市二滩移民后期扶持五年重点实施计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水果、水产、烤烟、早市蔬菜、畜牧业等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移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通过几年的扶持,已建成5000亩优质脐橙、1000亩芒果、15000亩枇杷、3500亩烤烟、3000亩早市蔬菜、11万平方米网箱养鱼和年出栏生猪6500头的种养业基地。

  引进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利用种养植(殖)大户建立协会,走“支部+协会”的路子,带动产业化建设,建立起移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龙头企业为移民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根本上解除了移民的后顾之忧。这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正朝着民办、民管、民受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方向迈进,移民稳定增收有了保障。

  加强智力开发,挖掘移民增收潜力。狠抓科技培训,提高生产技能。五年来,市移民办采取田间操作,举行广播、电视讲座等移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对移民进行培训。共举办了105期技能、技术培训,编制科技读本30000册,印制科普日历35000张,录制科普VCD光盘5000张。选拔104名文化素质较高、积极上进的青年到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狠抓移民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上千名移民进行厨师、酒店服务、家政服务、保安等就业培训,引导移民在各行业就业达300多人,输出劳务2500人。加大基础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投入,改造中小学8所,增添和更新教学设备,在全市率先对贫困移民子女就学实行“两免一补”;在各安置区(点)建文化站45个,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开通闭路电视5000多户。

  深入开展对口支援

  调动社会力量扶持移民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66个部门对12个重点移民乡镇进行帮扶。各对口支援单位帮助所帮扶的乡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对策。2002年以来,共无偿提供资金1300万元及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在基础设施、生产发展、生活救助、科技培训、社会事业等方面实施建设项目179个,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恢复和发展。
0